第四十四章:凰鈴音的消失(1 / 2)

“你好,我們又見麵了,司寇陽博士。”方方正正的麵龐帶著一絲微笑,曾經在去年作為機密的MS測試計劃的第一個測試駕駛員,特種部隊軍人,鄭力——人家現在是上校了——向我伸出手來。

這裏,依舊是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秘密基地,甚至是不是上次測試MS傑斯塔的基地都不知道,這次我來,就是為了當初和郭嘉約定好的,進行男性操作的IS(偽稱)的研製。

五月份的時候,“蛟龍”的研製已經全部完成,後續的生產和改進,已經不是由我來參與進行。“蛟龍”是我所製造出來之後,第一台可以完全由郭嘉使用這個世界的技術進行生產的UH(偽稱IS),這使得我可以放心的將我用能力製造出來的機體交由這個世界的祖國進行生產,不再像之前的“伏魔”“白色閃光”“飛將”和“虯龍”那樣因為有著完全不可複製的機構而導致無法量產的情況:當然,它們本身的性能也是量產的阻礙。現在,據說郭嘉自己研製的“青龍”係列已經開始和巴鐵進行合作生產,而“蛟龍”也開始了正式的裝備,我也接著這些UH的製造和跟著羅嚴博士的學習,掌握了大量的IS的技術,現在,正是將我的能力和這個世界的技術彙合起來,開始挑戰這個因為IS的存在而變得不正常的世界的時候。

這次來參與男性專用UH的實驗的測試駕駛員,都是郭嘉專門挑選的優秀特種部隊成員,作為上次進行了MS傑斯塔測試的駕駛員,鄭力也再一次的參與到這次的工作之中,他將作為這隻測試駕駛中隊的隊長,配合我進行新式UH的測試——順便一提,因為,這是挑戰現有女尊男卑的世界的事情,即使是在我國,這種事情也會引起現有的女尊男卑的社會形式的強烈反應,所以,所有的參與研究和測試成員,全部都是男性,正好我的這次的UH,也是號稱是男性專用IS的說。

首先,因為能力的緣故,我很早就開始在郭嘉相關人員的協助之下,進行了新式UH的開發:畢竟,我是宣稱我的能力要製造東西,是有著相當的時間間隔的。

實際上,當初在進行“虯龍”的量產機的論證的時候,我就已經製造好了那台以傑斯塔為外形藍本,內部結構采用和“虯龍”十分接近的設計的UH,用來對我報上去的“虯龍”量產機方案進行實機的數據取材,隻是後來沒有通過,所以才把它放置起來。之後,在對“蛟龍”進行量產化定型的時候,我又抽了個時間製造了另外一台量產型的UH:以量產型μ高達為藍本的機型。這次,我來到這裏,就將這兩台UH給帶了過來,合著我準備在這裏製造的另外一個型號的UH原型機,一共三種UH來進行選擇。

於是乎,在來到這裏之後,憑借著郭嘉的支持,以傑斯塔為藍本的UH和以量產型μ高達為藍本的UH很快便被各自複製了兩台,一共兩個大型號,每種兩個分型號進行實機的測試。傑斯塔為藍本的那型號,擁有的兩個分型號自然就是以傑斯塔和傑斯塔加農為藍本,而量產μ的那個型號,就是一種量產μ使用了有線式壘球炮和忽悠跑的兩個型號。

測試很快便有了一個初步的結果。傑斯塔藍本的UH因為是充分考慮了量產化的關係,結構相對的簡單,如果隻考慮量產的話,那可以極快的上手,普通版和加農版的差別非常小,隻要加裝上附加裝甲和武裝就可以,在加上以“虯龍”為內部構造的設計,性能上有著充足的保證。所以,很是收到測試駕駛員和研究員們的歡迎——前提是加上那個飛行載具加強高空高速的飛行性能,這台UH的弱點就是飛行性能相對於“蛟龍”有很大的劣勢,至少是需要修改才行。

以量產μ為藍本的這個型號的UH,首先,在性能上受到了更多的認可。出力,機動,防禦,火力,全部都是相當的優秀,比起“飛將”都不遑多讓,而且壘球炮和忽悠炮都是非常標準的第三世代IS的裝備,雖然飛行性能上依舊沒有“蛟龍”強,但是,憑借著出力,這一型和“蛟龍”進行空戰,很大可能是在對方還沒有來得及完全展現自身的飛行性能的優勢之前就已經落敗:其餘各性能上的差距十分的明顯。但是,這個型號,雖然是以量產μ為藍本,但是,原本量產μ就不適合量產,這一型也是如此,其構造十分的複雜,生產性極低,當時對其原型機進行複製的時候,參與的人員和設備是另一邊的三倍,但是進度還是落後於對方,若非性能上占據較大優勢,導致測試科目的完成效率大大提前,但是由於操作相對困難,所以其測試科目完成的時間還是晚於另一邊。

測試完成之後,我特地的進行了這一型號的改進,將其中的兩台改造出來,成為了完全以原裝的那台μ高達為藍本製造的UH,順便和研究成員們一起,製造了一套HWS組件。

結果,這個改造後的以原裝μ高達為藍本的UH,其性能進一步的提高,這兩台UH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雖然看上去和之前的那個以量產μ為藍本的UH的機身外形差距不大,但是,進過鄭力和另外一名優秀的測試駕駛員測試之後,直接就要求將這一型的作為這次男性專用IS研製的最終成果上報,他們對於這個型號的性能無比的眼熱,乃至於對於研究員們提出的這種UH的量產問題充耳不聞,一心想要使用這種機型作為自己的座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