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楊懷玉進宮探寶?那立榮登門攀親(1 / 3)

楊懷五見孟達非要接他進城,大中了懷就說:“王叔,如此說來,多有打擾了。”

“休要客氣。”說罷,孟達率眾將把楊懷玉接進城,來到皇宮。眾將散去。老孟達手拉楊懷玉、來到禦花園,忙命宮娥彩女設擺酒宴。為貴賓接風。

眨眼之間,豐盛的酒席,設擺齊備。楊懷玉一看,蠖陸地牛半海底鮮,猴頭燕窩鯊魚翅。那真是滿目奇珍,香味撲鼻呀!

孟達十分高興,招呼懷玉入席,為他斟酒夾萊,頻頻舉杯。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灑足飯飽之後,孟達吩咐;“來呀,把我的書齋騰出,讓太子安寢。”

“多謝王叔。”

內侍送懷玉入書房,過孟達問後宮。

這時,皇後正在床頭悶坐,忽然簾籠一挑,孟達樂嗬嗬走了進來:‘哈哈哈哈!”

毛皇後一看:“喲,王爺,你進得門來,二話不說,便哈哈大笑,這是為何?”

“好痛快人也,哈哈哈哈!”

“還痛快呢!適才聽內待言講,宋軍不是來攻打咱們了嗎?”

“嗯,打是打。可他打得了嗎?”

“哎,你不是讓人家戰敗了嗎?”

“哼,我敗?哈哈哈哈,王妃,我可沒敗;我倒是錯了哇!”

“什麼錯了?”

“我把事辦錯了。前者,西夏王派來使臣,向咱公主提親。那時我想,西夏兵強馬社,常欺淩鄰邦,咱們惹他不起。他既主動提出聯姻,咱不能貿然推辭。可是,又不知太子的品性如何。是我舉棋不定,才以戰緊為由,先將此事敷衍過去。”’

“是啊。你今日提它做甚?”

“王妃,百聞不如一見,今日我在疆場與那呼延雲飛對陣,眼看要抵他不住,多虧西夏太子那立榮,回家省親路過此地,他見義勇為,助了我一臂之力,才把宋將打敗。”

“噢。他現在哪裏?”

“現在書房歇息。”

“聽你言講,你的意思是一一”

“哈哈哈哈,我想把公女九環許他為婚。”

“訂親?”

“對。他若願意,叫他回去稟知他的父王,選良辰,擇吉日,前來迎娶。”

“但不知公主可曾樂意?”

“王妃且放寬心。九環她是沒見,若要看見哪,哈哈哈哈,保準一百個樂意。”

皇後一聽:“既然如此,你明日就前去提親。”

“對。你也對九環講講,探探她的口氣。”

“好。”這老兩口商量已畢,準備次日提親。

第二天清晨,老皇後給公主報信兒。時間不長,轉回身來,對孟達說:“公主說,婚姻大事,理當由父母做主。”

孟達說;“這就好了。這回呀,用不著他國的使臣,待本王前去提親。”

就在這時,黃門宮進來稟報:“啟奏王爺!”

“講。”

“有一人策馬來到城外,自報姓名,說他是西夏的太子,叫那立榮,奉父命前來求婚。”

“啊?!你說什麼?”

“西夏太於那立榮,奉父命前來求婚!”

“啊?!”孟達大吃一驚,心裏琢磨,大太子那立榮明明已在宮內,卻為何又來了一個?這是怎麼回事兒?他楞怔半天,才說;“再探!”

“是。”黃門官轉身而去。

皇後忙說;“王爺,幸虧你沒去提親。你若提了,人家朝你磕個頭,叫聲嶽父,那就生米做成熟飯了。誰料城外又來了一個,這真假難辨呀?”

“體要著急。婚姻之事,咱先不要聲張,待我出城看個究競。來呀,韝馬!”

“是。”外邊的兵了答應一聲。為孟達拉來了坐騎。王爺帶著幾十名軍卒,上馬端刀,奔城外而去。

他為什麼沒驚動文武百官?一個公主來了兩個女婿,他怕名聲不好聽呀!

孟達來到城外,勒馬抬頭—瞧,不錯,前邊立著一匹戰馬,馬上坐著一人:二十多歲,身高九尺,膀闊腰圓,雙肩抱攏,青黢黢一張臉膛,兩道濃眉斜插入鬃,一對大眼炯炯放光,頭城太子金冠,狐狸尾,雉雞翎,身穿紅緞子繡花長袍,腰係玉帶,胯下一匹烏騅馬,得勝釣上掛一條大槍。這條槍非同一般,看樣子,比一般的大槍能重心二十多斤。這個人象凶神一般,站在那裏,把嘴一撇,象吃了苦瓜似的,令人望而生畏。此人是誰?真正的西夏大太子那立榮。

那立榮是怎麼來的呢?原來,西夏王派使臣到大王國求婚,使臣回來如此這般一講,西複王就寫書信告訴了那立榮,讓他安心學藝,等攻取大宋後,再下山與九環公主完婚。那立榮自接到書信,每天神誌恍惚,如癡如呆,老想著孟九環,恨不能馬上見到公主,馬上完婚。哪還有心思習學武藝?趕巧,這幾天他師父出外雲遊訪友,不在山上。他心裏暗想,等打敗大宋再完婚,啊呀,那得驢年馬月呀!倒不如趁師父不在高山,我自己前去求婚。他們若敢不從,哼,憑我的這身本領,幹脆,把他的大王國給踏平!那立榮想好主意,悄悄離開高山,奔大王國而來。他在路上,一邊走著,一邊合計,見了孟達,我該用何話搪塞他呢?嗯,我若說私自下山而來,他定以“沒有父母之命”為由,將我拒之門外!我就講,父王聽了使臣之言,說眼前戰事,非一兩年能見分曉,如今兒女年紀已經不小,還是早日成親為好。成親後,也好讓他們夫妻雙雙為國出力。對,我就說奉父母之命,親自到此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