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也不求上進,隻想著多念幾本書,增長些見識罷了。至於日後麼,要是能像老師這樣,教書育人,倒也是一件雅事兒。”

“你的想法倒是不錯,隻是真的不去參加科考麼?以你的資質,苦讀幾年,中個舉人,成為進士什麼的,隻是時間問題,端看你努力與否啦!”

“不了,我知道自己的斤兩,再者,我也懶得坐官,還是算了,守住薛家,便是我最大的念頭啦。”

“那隨你吧。”

陳先生本來就是個單薄名利的,要不然也不會一直縮在這裏當教書先生。

“你還有三個師兄,如今都是為官之人,日後有的是機會相識,要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麻煩,就去聒噪他們吧。”

“多謝先生愛護。”

多個朋友多條路,薛蟠也不虛偽地就說不需要人家的幫忙了,薛家是商戶,真要計較起來,就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知府都能摁死他們。

“唔,你如果不科考的話,倒也不用天天來我這兒,就三天來一次吧,我布置些功課給你,你做好之後帶過來,如何?”

“好,都聽老師安排。”

薛蟠也不想天天做這麼久的車來回折騰,便答應了下來,而且以後絕對要騎馬,坐車顛簸死了。還是騎馬好些,起碼可以強身健體。

“好,那麼我們便上課吧,從論語學起。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話不是說著玩兒的,你要仔細領悟其中的道理,方才能好好做人理事兒。”

“子曰,學而時習之……”

兩個時辰的課程在陳先生的引經據典之下,極為有趣,薛蟠聽的井井有味兒的,即便是現代人對論語已經到了耳目能詳的地步,陳先生的講解還是讓他覺得甚是有趣。

當然,薛蟠極強的理解力和新穎的觀點也讓陳進升頗為高興,作為師者,自然希翼自己的弟子是個聰慧的,薛蟠豈止是聰慧,簡直有舉一反三的反應。

師徒倆,一個教的開心,一個學的用心,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老師,那我就回去了,您早些休息吧。”

薛蟠有些意猶未盡地與陳先生告辭,他頗為慈和地點點頭,再不複之前的嚴肅高冷,顯見的是薛蟠投了他的脾胃了。

“先生,您似乎很喜歡這位薛少爺呢。”

管家站在陳先生身後,目送著年輕人遠去的身影,笑道。

“蟠兒這孩子確實不錯,隻是不曉得之前是被耽誤了還是怎麼的,真是浪費這等良才美玉啦!”

陳進升摸摸自己的胡子,聲音愉悅地說道。

“哎唷,我的爺,你可算是出來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