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蠢蠢欲動(1 / 2)

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即便是這次沒有成功的上位,曹團長很快也釋然了,做人呢,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苦一陣子,然後你發現,苦了這陣子,還有下陣子。這次沒成功,下次也一定能成功,這就是曹團長的理念。如果說當初在斯裏蘭卡皇城時候的表現是在打醬油的話,那這一次這樣尷尬的地位簡直就是泛美大陸上醬油的總經銷商。

是的,曹團長已經又在想辦法製造點動靜了,趁著開戰前所剩無多的時間,曹團長不得不這麼幹。至於是對是錯,曹團長也懶得去想,小孩才分對錯,大人隻看利弊。犯再大的錯又怎麼樣?曹團長覺得自己完全能夠接受任何後果。用他的話來說,能砍死他的刀還沒生產出來呢,後果再嚴重難道能嚴重得超過掉腦袋不成?

這麼執著的曹團長,隻是貫徹的一個理念而已。他一路這麼奮鬥過來,不是為了改變世界,隻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他。要想不被改變,那就得自身要有底氣。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曹團長總覺得這次南征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好機會,冥冥之中似乎有誰在召喚著他。這貨的第六感一向很準,所以他最近一雙眼睛深處都在閃爍著綠光,一看就沒安什麼好心。

斯嘉麗對於他這種狀態已經哭笑不得了,這純屬無病**,難道大便帶屎就該滿大街找郎中?小便帶屎才需要這麼幹!斯嘉麗雖然也心有不甘,但是她要淡定得多。就如同是海因裏希說的一樣,在哪個位置上不是在為帝國做貢獻,何必那麼死揪著不放?

“婦人之見!隻要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無論什麼世道,戰爭財那才是最大頭的。別以為南蠻子們窮,那幫山野村夫可是捏著數不清的土特產呢!”對於斯嘉麗的這種淡定,曹團長不屑的給予了一個評價,他直接把便宜師姐的這種態度定義為了消極和墮落的表現。早在出發之前,曹團長就抽時間做足了功課。他這些功課,就是研究南方諸蠻的風土人情,以及各個地方的土特產,完全有這個發言權。

曹團長說的一點都沒錯,很多人對南蠻的理解就是還沒有教化的智慧種族,比蒙獸人在人類的眼中都已經是不堪教化的智慧族群了,南方諸蠻顯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完全就是野蠻粗俗的代表。事實其實並不這樣,南方諸蠻並沒有什麼史籍可以考證,這是他們備受偏見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曹團長心細,費盡心思,甚至是托勞爾的人找來了不少年代比較久遠的先賢遊記。即便是南方諸蠻的地盤,曾經也是有比蒙先賢曾經去遊曆過的。通過這些,才能真正的認識到南方諸蠻。既然要和他們作戰,連戰前了解都不做,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曹團長不但看了,而且是翻來覆去的看。

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南方諸蠻也是有著自己的文化傳承,隻不過不怎麼容易被外部的人理解而已。而且南方諸蠻的地盤,也有著無數外麵根本找都找不到的珍稀物資。讓曹團長蠢蠢欲動的是,他們還沒有什麼開發利用的手段。也就是說,他們一直在當守財奴,守著金山銀海,都沒辦法轉化為實際的利益。********上,他們就沒有把那當成什麼奇貨可居的寶貝,生產技術上,也不具備卡法利用的實力,事實就是這麼可笑。

曹團長印象最深刻的橋段就是一個先賢遊記其中的一個小故事,就是一個野蠻人部落就定居在一個露天的精鐵礦旁邊,但是因為野蠻人天生就對金屬不怎麼感冒,習慣用原始的石器,所以他們對這個超大的露天精鐵礦一點都沒興趣,這個對於比蒙帝國來說甚至足以引起帝國高層重視的寶貝,最後淪為了這個野蠻人部落集體去釋放生理垃圾的糞坑。這是何其可笑的一個故事,但卻深深的打動了********想著發財的曹團長。

曹團長一直在思考帝國發動這次南征的動機,想來想去,曹團長也覺得非常的奇怪。因為比蒙帝國曆史上對南蠻主動發起戰爭的次數屈指可數,且每一次算下來,都是以損失慘重而結束,那些山野村夫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這一次南征則是更加的奇怪,曹團長平素非常關心時事,卻從來沒有收到隻言片語的消息,南征的號角就莫名其妙的吹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