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背後的故事(1 / 3)

這就是曹團長這個人的特點,隻要他接受了你這個人,那麼他一定會堅持到底,絕對不會中途拋棄你。海森伯格差不多是意識到了曹團長的這個特點,所以最近也有了顯著的變化。當他剛剛和曹團長接觸的時候,他隻不過是被人送給曹團長的階下囚而已,說白了就是一個沒有一點自尊可言的奴隸。在被送到曹團長手上之前,海森伯格甚至都以為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畢竟據他所知道的,身為奴隸的人,沒有哪一個是過上了好日子。之所以海森伯格之前會挑釁曹團長,其實無非也是想激怒曹團長,讓曹團長給他一個痛快。

結果事實的走向完全超過了海森伯格的影響,曹團長壓根就沒有把他當成奴隸的意思,海森伯格到劫掠團營地的第一天,曹團長就給了他自由,沒有對他做任何的限製,同時也沒有讓他付出任何的代價。要真的說有交流的話,曹團長隻是隨口提了一句,之後生產伯萊士特的重任就要落到海森伯格頭上了而已。海森伯格發誓,那真的就是隨口一說,就像是放屁一樣,過了就什麼都沒了,也沒有白紙黑紙,更沒讓海森伯格發個毒誓什麼的。

海森伯格當時就認為這些絕對是這個大背頭裝出來的,故意裝得像是一個大方豁達的人來騙取海森伯格的信任。而海森伯格這麼多年來一直都過著躲躲藏藏的獨行俠生活,早就已經變得不願意信任任何人了,自然也不會輕易的認可曹團長就是他的老板。曹團長給他自由這件事,海森伯格在心裏麵冷笑不已,他打定了主意,隻要抓住了機會,自己一定會腳底抹油逃之夭夭,要讓他在一個陌生的隊伍裏麵生活,對他而言太過難以接受了。即便是在南方諸蠻的部落當中,海森伯格都是時常跳槽,平均每半個月就會換一個東家,背叛對於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或者說,他也就是靠著這種背叛,一直活到了現在。

海森伯格逃跑的機會來得非常之快,當天晚上,機會就出現了。曹團長撤軍之後,也在赤血大平原上開了一場露天的歌舞晚會,借此來排解一下鬱悶,順帶告別這個讓人心碎的南疆。劫掠團的歌舞晚會從來都隻有一個格調,那就是胡吃海喝各種嗨森。海森伯格本來隻想冷眼看看這些比蒙傻鳥的醜態,然後找個合適的機會就開溜。

不過他顯然是低估了劫掠團晚會的感染力,劫掠團的人是屬於那種很會享受人生的家夥,該做事的時候就拚命的做事,而該放鬆的時候就是拚命的放鬆。劫掠團內部晚會一直都是屬於大家放開了嗨的場麵,所有人都是玩瘋了,而且熱情得根本不像話。海森伯格是跟在曹團長身邊伺機而動的,所以剛一開始開晚會,海森伯格就被玩慘了。

劫掠團的人都是名副其實的酒囊飯袋,而且酒桌文化都玩得爐火純青。海森伯格還沒回過神來,就先被劫掠團十一光棍給圍住了。這十一個敗類可以說是這群酒囊飯袋當中王牌中的王牌,不但是除了曹團長之外最能打的一群人,也是整個團隊當中最能吃最能喝的組合,海森伯格被他們拉過去就是一通勸酒。海森伯格當然知道自己的盤算,哪能輕易的讓人給灌醉了,他不止一次的表示自己是個苦行僧,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這種生活和他格格不入。但是他發現自己在這群糙漢麵前是那麼的相形見絀,這些彪形大漢抖動著一條條三寸不爛之舌,一上來就是各種大道理往海森伯格臉上丟,說得海森伯格自己都覺得不喝不行。

還沒到半柱香的時間,海森伯格就喝得雙眼血紅了,而且嘴裏麵,耳朵上,甚至鼻孔中,都塞著不知道從哪裏來的煙卷。這種資本主義式的糖衣炮彈讓海森伯格根本就招架不住,即便他已經很嚴肅的對待這樣的場合了,可他最終卻不具備抗衡的實力。

最後海森伯格還是靠著裝死才沒有被灌得不省人事,足足在地上躺了幾個小時之久,劫掠團的晚會方才告一段落。當海森伯格從人堆裏麵爬出來的時候,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喝得沒了知覺的“屍體”,如同打雷一樣的呼嚕聲更是此起彼伏。海森伯格告訴自己要冷靜,然後小心翼翼躡手躡腳的往人群外麵溜。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海森伯格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不幸的是,他好不容易爬出了人群,最終還是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