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的獨白 大將軍王(2 / 2)

戰場上刀劍無眼,哪家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去呢?正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何況朱厚照還是天潢貴胄,何必以身犯險?

所以為了將朱厚照留在京中,他花費了不少心思,絞盡腦汁才說服了皇帝。

隻是他雖然考慮周到,這麼不上不下的,卻是讓朱厚照本人的心裏不免生出些念頭來。畢竟朝臣們說的都是他的事,聽得多了,思路也就受了影響。

他留在京中,對朱厚煒來說,其實是有些妨礙的,可偏要把自己留下,莫非當真是怕自己離開之後,便不受節製?

可藩王就國之後,無詔□□都不能出,自己還能做什麼呢?

想到這裏,朱厚照又不免喪氣。

最後還是朱秀燦死纏爛打,最終從朱厚煒那裏問出了幾分意思,主動跑來告訴了朱厚照,“我聽二哥說,他打算讓你領兵呢!可惜父皇不會同意,所以如今也不敢說出來。”

“此話當真?”朱厚照喜出望外。

他喜歡武事,自然也學過不少,不管是自己的拳腳刀劍功夫,還是治兵之道,都頗有心得,自信有一隊軍隊交到自己手中,便一定能帶好。

誠然這種自信,便如趙括一般,隻是紙上談兵。真正實踐的時候,未必能夠事事如意。但是如果連嚐試的機會都沒有,就未免太過令人遺憾了。

所以聽到朱厚煒居然有這種打算,朱厚照自然歡喜不已。不過他很快遲疑道,“可我是親王,根本不可能領兵。就算二弟將來登極,怕是也擰不過那一班文武大臣!”

文臣武將曆來不怎麼對付,平時你掐我我掐你,可是他們也都同時看不起勳貴之家,那還是跟著二祖打江山的名將之後呢,何況是從來不見有何建樹的藩王?

文臣不會樂意看到軍權旁落,而武將更加不高興自己手裏的人馬和功勞都被別人奪去。

此時大明雖然還算太平,但實際上邊境上卻是一直受到滋擾,大戰沒有,小戰不停。因為天災的緣故,時不時的,還有普通百姓揭竿而起,所以真要說起來,能打仗的地方不少。

朱秀燦卻是不以為然,“二哥那麼聰明,自然能想到辦法。”

朱厚照想到兄妹三人做壞事,一貫都是朱厚煒當軍師,也是將信將疑。他本來就聰明,當了皇帝手握權柄,想來一定會有法子吧?

再說他都把人留在京城裏了,若到時候說沒法子,隻管去找他鬧便是!

想到這裏,朱厚照立刻振作起來,“不行,我不能就這麼空等著。回頭就上書父皇,讓他撥給我幾百人手,先操練起來。”

“何須這麼麻煩?”朱秀燦笑著道,“南海子那邊正有不少人馬,大哥先去操練起來便是。免得到時候到了戰場上手生。”

南海子是皇家禦苑,專門用來養馬,平日裏皇子公主偶爾也會過去那邊遊玩,順便騎馬。那裏有一大批宮人,專門負責照顧馬屁,大都是太監。

兄妹二人商議已定,立刻就前往南海子。不過到了那裏一看,朱厚照立刻失望了,這些宮人照顧馬沒問題,但真的能訓練成兵嗎?

雖然質量堪憂,但好在人數足夠,而且還可以配馬!

朱厚照咬咬牙,決定就這麼練。相較於那些驕矜的文臣武將,太監到底是皇家的奴才,聽話好用,謹小慎微,至少在對軍令的執行上,無須擔心。

朱厚煒聽說此事之後,也不知道使了什麼手段,竟然成功的調來了五百健卒,還讓人給朱厚照帶話,說是讓他放心在此操練,將來好揚我大明君威。

朱厚照這才知道,原來弟弟和小妹聯合起來,之前讓自己操練太監,分明是看笑話呢!

不過這麼一鬧,兄弟間的隔閡倒是消除了。

朱厚照到底還是等來了機會。

弘治三十年,因為皇父生病,太子監國,時逢西南內亂,太子命齊王為使者,前往招撫。

就這樣,齊王帶著自己的五百兵士離京,成就了戰功赫赫、名垂青史的大將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