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掙紮(1 / 2)

衣食住行平時都是下人負責的,自己也不用做什麼事。金錢方麵自己平時也沒有什麼需要。所以這方麵她根本不會在意也不用用到。所以對於巧兒,她也就忽略了這方麵的問題。她天真的以為,巧兒從小到大都是服侍自己的,親如姐妹。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改變她們之間的姐妹之情,但其實她錯了,她是公主,巧兒是丫鬟,這是在封建社會裏永遠的一道障礙。她們的身份天淵之別,無論她們感情有多好,這中間沒有任何證明,隻有赤裸裸的主仆關係。這就好比現代,你要進入一家高級的大規模的正規公司,你的能力很強,什麼經驗都有了,可謂身經百戰的職場達人了,但你的文憑沒有到博士的階段,偏偏這家公司招人的第一個標準就是博士文憑。

這樣無論你多努力,人家麵試的時候也會把你拒之門外,十個有九個是這樣的,當然我們不能忽略現在社會有一點例外的,就是有了關係走後門,什麼障礙都是假的,隨時想進就進想出就出。而在古代,特別是王族之間,身份就是一個赤裸裸的象征,你出身是下人就是下人,是貴族就是貴族,無論你怎麼做都不會是貴族,你永遠隻能徘徊在下人悲慘生活的邊緣。當然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還是有的,就像走後門,在古代,假如,我們是說假如,你認識皇帝老子或許莫名其妙之間救了哪位朝廷一品大員,那你麻雀變鳳凰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顯然這些隻是極少數很幸運的人的偶遇而已。對於大部分的下人或說平常百姓來說,生活就是這樣,穩穩當當就行了,在他們眼裏隻有實實在在拿來手裏的金錢最可靠,其實遲早會變成一紙空談,毫無意義。

而對於服務於王族貴人的奴仆們來說,金錢更是生存和發展的最可靠的東西,對於巧兒來說更是急切的需要,上次二殿下一個不高興就差點把自己趕出府,還好主人拚了命的幫自己求情才勉強留下,對於這種情況,巧兒已經可謂見慣不慣了,越是見慣了她就越是擔心,的確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丫鬟,哪天主人不高興隨便一句話就把自己掃地出門,自己能靠什麼,靠和主人以前深厚的感情,那簡直就是個笑話。靠的隻能是這個實實在在的銀子,至少被人掃地出門的時候還有最後一點保障,不會餓死不會暴死街頭,能找個一般點的地方住,能過點好一點的生活,如果自己努力點,像這次太子這麼豐厚的賞賜,那麼以後很有可能真的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至少能有自己的胭脂水粉,能有自己的華麗衣裳,能有自己的珠光寶氣,就算不能大庭廣眾的裝著,放在房間裏偶爾看一下也足夠啦。

這就是一個封建社會底下層百姓的最樸素也是最真實的要求。巧兒或許賣主求榮或許見風使舵,或者在我們今天看來有點可恥的行為,但在那個時代那個環境,我們仔細分析的話,她並沒有錯,隻是一種生存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人人都有,隻是有的人會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去表達它,有的人就習慣性的直接表達它,我們並不能說她錯,我們隻能說從社會普遍的道德規範來說,她做的不是很對,每個人都有為自己生存而做出選擇的權利,也有自己獨特的選擇方式,根本就沒有什麼絕對的錯與對,而對於巧兒這種方式也許也是對的,畢竟環境逼迫人有時做出不得已的選擇。但無論對與錯,對於巧兒自身來說,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你選擇的時候或許沒有對與錯,但是當你選擇完之後,你所要承擔的後果往往是自己所想不到的,而這個想不到的後果,日後就是讓你後悔也不得不接受的結局,這就是命運的可悲之處,也是命運對每個人公平對待的體現。她的命運就在求見東宮太子的時候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而太子也因為她的這次求見而掌握了更多的消息,為他對付他的二弟子應做了更充分的準備,隻見這時子原太子依舊斜躺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