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與孟聖人匆匆一見後,儒家眾人終於從兵家潛山啟程,回歸桃山!
而此時,桃山上下已經忙成了一片。
通過葉適,現在主掌桃山事務,也就是孟聖人的大弟子張載,已經知曉了孟聖人即將來臨的消息。
孟聖人回歸桃山,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前些日子裏,孟聖人的三弟子程頤叛出桃山,多多少少給桃山帶來了負麵影響!
而孟聖人的回歸,將給所有人發出一個訊號,一個儒家穩定的信號!
因而,孟聖人歸山這件大事,在張載的眼裏,辦得越大越好!可以穩定人心!
聖地五家,相隔不遠,走半天也就到了桃山!
桃山極高極大,滿山桃山,一地白雪。嬌豔的桃花與白雪相互映襯,有一股特別的意蘊在其中,生機勃勃。
桃山漂浮在半空之中,高聳入雲。
等到陳數一行人,紛紛一躍登上桃山,來到桃山腳下時,才發現童子模樣的張載,早就已經等在了桃山腳下!
不僅如此,除了張載以外,桃山整條上山的路,都站滿了弟子。
年紀有大有小,年紀大的,白發蒼蒼,年紀小的,十五六歲。
儒家共有六閣,除了最好的至善閣以外,還有“仁”“義”“禮”“智”“信”五閣!
這些弟子加起來,足有五六千人之多!
由於儒家講“有教無類”,因此招收的弟子最多,據說最後一閣,也就是“信閣”,招收的弟子連修煉資質都沒有,隻要文章做得足夠好,便能入閣!
因此,聖地儒家,在漢皇國以及秦皇國,兩個皇國內,最受百姓歡迎,名聲最好。
畢竟,隻要文章做的好,便有機會能夠接觸到修煉,這對於那些沒有修煉資質而渴望飛天遁地的人來說,是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不過聖地法家有“換血”之法,聽說能讓沒有修煉資質之人,一步登天!隻不過,這樣的方法,消耗極大,又有幾個平凡人家是承受得起!
張載站在眾人之前,望著眼前那道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有些不敢置信!
昔日孟聖人走時,不過一個將要垂死的老翁,而現在重回桃山,卻是一個偏偏如玉的俊俏少年!
雖然葉適早就給張載透過口風,可親眼看到的時候,張載的內心還是受到了極大震動!
也許,孟聖人在銷聲匿跡的這百年多時間裏,突破到了下一個境界,因此返老還童,功法通玄!
若是如此,那儒家將能再上一個台階!
今時不同往日!這一世,儒家有陳數玄黃血這般驚人的天資,再加上一個深不可測的聖人孟子,那儒家以後的成就,實在是不可想象!
就在張載心頭百轉之時,孟聖人卻是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張載麵前,突然彎腰一禮,禮畢後,便朝著下一個人走去!
孟聖人,竟然又行了一個平輩之禮!
足可見,當時葉適對眾人所說的那番話,並不是戲言。
不僅如此,和張載行完平輩之禮後,孟聖人便走到張載後麵那人對麵,也是彎腰深深一禮!
見禮後,隻見孟聖人,用那沙啞的聲音說道:
“對不住!”
那個被孟聖人行禮之人,一時間竟然愣在原地,手忙腳亂,麵紅耳赤,過來好久,才反應過來,對著已經走到身後的孟聖人遙遙一拜!
陳數看得吃驚,因為以孟聖人現在這個架勢,似乎是想要拜上山!
隻見孟聖人一步一人,一步一禮,每一次,都行的一絲不苟,沒有半分偏倚!每次見完禮,都要說上一聲“對不住!”
孟聖人這是在為程頤道歉,無論如何,程頤都是他的徒弟,他當初識人不明,才導致儒家桃山,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眾人先是驚慌,緊接著心頭卻升上一股暖流!
一個聲明驚動天下的人,不論對方年紀,不論對方身份,不顧長幼尊卑,和對方見禮!絲毫不顧及這樣會產生的流言蜚語!
這樣的胸懷,這樣的氣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程頤掌權百年,儒家烏煙瘴氣,混亂不堪,人心凋敝!人心若是不齊,孟聖人就是再強,儒家也會走下坡路!”
“可孟聖人這麼一來!不曉得給諸位弟子增加了多少信心!”
就連陳數這個身處局外之人,都看得熱血沸騰,更不要說那些被孟聖人行禮的諸位弟子!
可想而知,今天過後,孟聖人在儒家的威望會再上層樓!而儒家眾人的凝聚力,較之先前,將會天差地別!
就這樣,孟聖人一步步上山,一個接著一個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