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驚退!(1 / 2)

讓我們把時間回到三天之前。

三天前,道家六位地仙,以黃龍為首,前往桃山討要說法。

現在掌管桃山諸事務的張載稱病避不見客,同為孟聖人弟子的葉適也是如此。

張載與葉適自然知道道家所為何來,王充給張載的信上,已經將鍾山發生的事情說得清清楚楚。

青衣發生異變,長出蛇尾。陳數重情,最後利用神行符將青衣放走。信的末尾,王充還特意問到青衣的體質問題,想必對青衣發生異變的情況很感興趣。

張載是現在桃山上下,唯一一個了解青衣體質的人,長出蛇尾,就代表著青衣體內的天妖脈已經開始複蘇。

這讓張載極為震驚,天妖實在是太強,若是讓青衣在妖地流浪幾年,也不知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不過眼下最為重要的是怎麼將道家這六位地仙打發走,隻不過,無論從哪裏來看,這道家六位地仙都是勝券在握。

因為陳數放走青衣是一個不容懷疑的事實!除非,再從哪裏變出一個青衣來!

就這樣,張載與葉適商討了兩天,實在是沒有想出好辦法來。王充和陳數,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回到桃山的。

當然,不止來桃山的,還有那個陳數在陳國撿到的瘋婦人。

王充與陳數的回歸,並沒有引起道家六位地仙的注意。

對於道家六位地仙而言,陳數並不重要,青衣才重要,青衣,才是這次事件的關鍵點。

無論儒家怎麼解釋,隻要交不出青衣,那麼便無話可說,坐實了陳數的罪名。

桃山一處茅屋,也就是張載的住處。

張載與葉適二人在院子裏相對而坐,他們已經商討了兩天,可遲遲沒有好的對策。

道家想要讓儒家交出陳數,宣揚正道。從大義上來講,儒家絲毫沒有可以辯駁的地方。

就在這時,王充與陳數的身影出現在了小院門口。

王充還是那般,身材魁梧,眼睛裏透著金芒,看起來極為神武。

至於陳數,幾個月沒見,他身上的氣質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原先的陳數,英姿勃發,自信滿滿,整個人就像是一把剛出鞘的劍,鋒銳至極!

可現在的陳數,也許是因為一路上風塵仆仆,滿臉的風霜,神情冷的像萬載寒冰,雙眼內卻滿是殺氣!

張載與葉適看得疑惑,就算青衣現在狀態堪憂,陳數的改變也不至於如此之大。

還是王充看出了二人的疑惑,開口道:“我帶他去了陳國!”

張載與葉適二人聽得一驚,不由得在內心痛罵王充,早知如此,就不該把這個消息告訴王充!

陳數不僅家國被滅,甚至連祖墳都被人家刨了!這樣的事情,擱在一個僅僅隻有十七歲的少年身上,沒有崩潰已經很了不起。

像陳數現在的狀態,反而讓張載與葉適擔憂。他心中承擔了太多。

不過有些事情,該問還得問。鍾山的事情,張載雖然已經了解了大概,可還是有些細節需要詢問陳數。

“青衣為何會變成那副模樣,突然長出蛇尾?”

這是張載在問陳數。

“我不知。”陳數聲音較先前清冷許多。他確實不知,他從龍穴出來,青衣便已經長出了蛇尾,而且看模樣,似乎對於陳數沒有半點印象。

“最後是你救了她,你把她放到了何地?”

“我不知。”

這個問題,倒不是陳數不知道,而是他不想答。

“左一個不知道,右一個不知道!道家的人,就在門外!你該說的不說,讓我們如何替你把這件事情扛過去!”

見陳數明顯有些隱瞞的態度,張載不由得有氣。

聽張載這麼說,陳數回到:“鍾山的事,我不想多言。青衣的事,我希望能由我來處置。”

聽完陳數的話,張載更是氣憤,說道:“你如何處置!道家六位地仙就在門外,應付不過去,你就要去道家!”

這一句話說完,陳數陷入了沉默之中。

張載也不再說話,陳數,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交出去的,再怎麼說,他都是孔子的隔代弟子。

細細想了一會後,張載對著陳數說道:“你的性子太急了,這件事情過後,去後山吧!”

張載此言一出,葉適倒是跳了出來,對著張載說道:“師兄不可,後山那裏,是犯了大錯的弟子才去的地方,陳數算不上。”

“你看看他!他現在滿腦子的國仇家恨,若是再控製不住,鬧出點事情來!也許連你和我都收拾不了!”

張載這想的倒是沒錯,他看出陳數現在壓力太大,讓他入後山,其實是為了讓他靜養。

就在此時,方才一直處於沉默之中的陳數突然抬起頭道:“我有辦法,我能變出一個青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