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慘叫聲已經停止,所有丟失的記憶都已經回到他的腦海,他現在知道自己是誰。
記起了一切的猴子,呆呆的坐在原地,不知為何,神情有些悵然若失。
時間改變了一切,當他從記憶中醒過來時,幾萬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就連他的恩師孔子,都已經走入了曆史的塵埃之中。
至於他昔年的摯愛,那個笑起來極為好看的紫衣女子,也隻能在他記憶裏存活。什麼都改變了。
猴子走向陳數,在矮牆旁站定,對著正站在院子裏的陳數說道:“你過來。”
陳數驚訝的發現,猴子的神情與之前相比改變了許多,之前的猴子,就像是沒有長大一般調皮搗蛋,而現在他多多少少顯得有些落寞。
看著這隻身穿儒袍,頭戴儒冠的猴子顯出落寞之色,陳數不由得有些好奇,看樣子,這隻猴子已經恢複了記憶,也不知他到底是誰?至少,應該與儒家有緣。
“你到底是誰?”陳數走到矮牆旁,對著猴子問道。
“我是孔子收的第三個弟子,取名孫回。”
陳數聽得一驚,沒想到,這隻渾身金芒燦燦,神武至極的猴子,竟然是孔子昔日的弟子!
孔子昔年收的弟子,一個個天資絕世,每一個都是在儒家的曆史上作出過一番事業的人!也唯有這隻猴子,由於早年時受了重傷,被孔子早早的封印了起來,直到這一世,才重新醒來!
“你和我講講這個幾萬年後的世界吧。”猴子主動向陳數求教。他想要對這個世界了解的更多一些,幾萬年過去了,已經有太多東西發生了改變。
陳數自然不會推脫,一點一點的和他講起了諸侯之間的征伐,皇國的建立以及人族與妖族之間的幾場大戰。
總的而言,伴隨著皇國的出現,一個秦皇國,一個漢皇國,兩個皇國統領萬千諸侯國,使得人族的力量從分裂走向集合,因而相較於孔子時代,要繁盛不少。
陳數雖然盡挑那些重要的講,可依然講了整整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太陽先降後升,等到第二天黎明來到時,陳數才大致把這幾萬年來,發生的一些重要事情講了個清楚。
猴子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他既然在這一世醒過來,總要做些什麼。
把這幾萬年以來,重要的曆史聽了個透徹以後,猴子還嫌不夠,左一句東一句的問陳數一些問題。
陳數來者不拒,他當年讀書極多,對於猴子大多數問題倒也回答的出來。
二人這一來一往之下,又整整過去了三天。
這些天來的交流,也讓陳數對猴子多多少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隻猴子,曾經應該受過很好地培養,他對於儒家經典之流,造詣極深,不比葉適張載等人要差。
見識也是極廣,他說的一些東西,陳數甚至沒有聽說過。
當然,猴子在陳數那裏也得到了許多有用的訊息。最讓他驚訝的一件事,不是皇國的建立,而是聖地的出現。
五家聯合成聖地,五座巨山都移到了一塊兒,猴子在聽到這個消息是,雙眼眯成了一條縫兒,似乎心頭自有打算。
“前輩,若是沒有別的事,那我便告辭了。我還有要事要辦。”
這隻猴子,再怎麼說都是孔子的弟子,叫一聲“前輩”,怎麼都不為過。
見陳數要走,猴子反而問道:“這是後山,四周圍全是禁製,也隻有這兩個院子裏能待待,你說有要事要辦,是想去哪兒?”
“我在這後山,就是為了易脈。如今易脈已成,該走了!想走,自然會有走的辦法。”
陳數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陳國的事,就不能這麼算了!至於如何出去,畢竟還有秦嫣然,她手上有牌子能夠突破後山禁製。
什麼時候等秦嫣然來了,倒是一起出去。
現在,唯一擺在陳數麵前的問題是功法。他現在修煉“殺道”,急需一部可以借鑒的功法,這樣的功法,在至善閣內肯定有。
隻不過他這次要是出去,本來就是逃出後山,要是偷入至善閣再被葉適發現了,那倒是,怕是想走也走不了!
張載與葉適讓陳數留在後山,不為別的,就是想讓陳數靜心養性,好好磨磨性子。
可現在誰料,陳數根本沒有靜心養性,反而修了“殺道”,以殺止殺!儒家人,很少有修“殺道”之人!
從古至今,凡是修“殺道”之人,由於修成後戰力極強,天地無雙,大多數不得好死!
每個人的法相都不一樣,可走的路可能相近。
英傑無數,這世上大道也是無數!昔年孔子走的是“仁道”,殺身成仁,故而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