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紫金城內朱紅色的大門,前麵是一條長九百九十九米的大道,這條路,是由金玉鋪成的。
路的盡頭,則是一座輝煌至極的大殿,名就乾元殿,是武皇召集群臣早朝時的處所。
這座大殿是沒有屋頂的,據說武皇繼位那天,便派人將屋頂撤去,並說:“寡人在哪裏,哪裏就是頂,哪裏就是天!”
而且最為神奇的是,雖然拆去了屋頂,可每逢刮風下雨下雪,不會有一片雪花,一滴雨點飄入這乾元殿!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這位漢武皇的一絲性格。
外界普遍認為,這位武皇雄才大略,隻可惜心眼太小,性格太過霸道!
走過這九百九十九米長的大道,陳數便來到了這沒有屋頂的乾元殿前,現在還是早朝的時節,文武百官皆在,也不知武皇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召見陳數。
乾元殿朱紅色的大門也是關著的,陳數在那門前站定,整了整衣冠,見武皇是他計劃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則是入禦史台!
禦史台具有監察百官的作用,與此同時,也是唯一一處有權下詔通行諸國的地方。
陳數看中的就是這一點,他需要一個地方來揭露真相,至少要讓各地的諸侯對這位高高在上的武皇產生戒心!
禦史台的一道詔書,不用兩三個時辰,各地的諸侯就一定會知曉!
其實說來也巧,禦史台的大司空,也就是禦史台的首領,正好便是程頤的弟弟程顥,也就是孟聖人的四弟子!
不過由於程頤在桃山被逐,程頤的這位四弟子程顥已經許久沒有和桃山來往。
“宣榮伯陳數進殿!”乾元殿內,一聲尖利的嗓子響起。
伴隨著這一嗓子,乾元殿朱紅色的大門也緩緩打開,陳數步入殿內!
乾元殿內的構造極為奇特,是階梯狀的,一層一層往上升,不僅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窄,到最後,就剩下了武皇一個人。
這逐漸上升的階梯上,按品階次序站著文武百官,一個個極為均勻的分布在高低不等的階梯上,中間留著一條道。
這些高地不等的階梯,在這裏,是身份與權力的象征。
陳數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規矩,他走到倒數第三條階梯上站定,遙遙的對著武皇行禮。
他雖然是個榮伯,可有爵無權,站在倒數第三條階梯上,倒也合適。
他現在的這個位置,其實很差,周圍是黑壓壓的一片腦袋,抬起頭來,甚至看不到階梯盡頭的武皇,隻覺得那階梯盡頭,蟄伏著一個極強的存在,偶爾露出的那一絲氣息,都讓人震驚!
陳數目光所及之處,是四個身穿紫衣,手中持著玉牌的官員,由於背對著陳數,因而看不清容貌,不過他們站的階梯上,隻有他們四個人,看樣子,品階不低。
再往上,陳數便看不到了,這乾元殿,實在是高的可以。
陳數進入乾元殿的那一刹那,幾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射了過來,目光有好奇,有冷漠,不過大多都是一種探尋。
陳數不過一個榮伯,竟然使得武皇破例,成為了第一個主動求見武皇成功之人!
這些人是站在漢皇國權利頂端的一批人,武皇的破例,讓他們讀出了很不一樣的訊息,因而對於陳數的到來極為關注。
要不然,一般情況下,這些一個個身份大得嚇人的權貴,又怎麼可能會輕易側目。
隻見陳數在倒數第三條階梯前站定,那些人心頭讚許,看來,是個懂規矩的。
可接下來的一幕,卻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隻見在倒數第三條階梯前站定的陳數,擺起雙手,微躬身子喊道:“陳國陳數,參見武皇!”
陳數在武皇麵前,竟然不下跪行禮,僅僅隻是躬了躬身子!
將注意力放在陳數身上的滿朝文武,頓時嘩然,本朝的規矩,見武皇必須行跪拜之禮!這個陳數,莫非是瘋了!
規矩,陳數自然是知道的。可他怎麼也不能接受對著這個覆滅了陳國,間接害死自己父親與爺爺的武皇下跪!
要是跪了武皇,那他這麼費勁心機入禦史台作甚麼!
所以,縱使這滿朝文武都跪下去了,他陳數,就是不跪!
一個人影猛地從文武百官中竄出,他品階應該不低,站的極為靠前。
此人五短身材,看起來三四十歲左右,鄂下留著長須,長得與程頤極像,他孟聖人的四弟子,也就是程頤的弟弟程顥!
身為禦史台的大司空,程顥自然知道陳數是誰,也明白陳數與程頤之間的恩怨。在程頤的影響下,程顥對於陳數也是極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