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啊……表麵上很軟的一個妹子,一涉及演戲卻是半步不讓的強硬呢。”--謝安@《〈妃子笑〉新聞發布會》
那個少女叫淩曉晴,東方娛樂旗下的明星,也是張姵嫻是同門師妹了。更屬難得的是淩曉晴與張姵嫻同為港都出身的藝人,張姵嫻自然也更樂意提攜這麼一位同門又同鄉的小師妹了。
朱含蕊選不上,便退而求為其次的塞了一個淩曉晴嗎?
夏涵斂下眼眸,低頭抿唇輕笑,沒有再聽台上少女嬌憨的言語與笑聲。
她不得否認她的心底對少女有一種輕蔑與輕視。
娛樂圈看似很隨意,當然實則也是挺隨便的,一些規矩與界線到娛樂圈來就會變得模糊不清,所以才會被外界的人喻為一個五光十色的大染缸。
但再隨意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則,在這個道德與三觀已經逐漸模糊的圈子裏也有一些不得不守的規條。
這個娛樂圈裏特別在意前後輩的禮節,甚至是一種固執而不開化的規矩。縱使到了夏涵她們這一代,前後輩的文化已經慢慢變淡了,但從上一輩流傳下來的習慣還是一路傳承的。
縱然有人詬病這隻是麵子上的禮節或虛偽的禮貌,但前後輩文化在娛樂圈來說的確還是撐起圈子的一種根基。就像張姵嫻作為東方娛樂的前輩,就有提攜朱含蕊與淩曉晴的義務一樣,娛樂圈就是靠著這些不明文的規定來運行。
當然,有權利就有義務,後輩們也不能隻是一味享受前輩帶來的福利。作為後來者,他們必須給予前輩足夠的尊敬。他們可以耍盡一切的手段搶去前輩的角色丶可以暗底裏不爽前輩丶甚至在媒體上網絡上黑前輩,但在生活中必須顯示麵子上的禮節。
見麵要問好丶迎麵相撞時要讓道……
在娛樂圈這個名氣與金錢掛帥的地方,若是不涉及自身利益,卻是異常地看重年資的。
例如在今天這樣的場合,陳鈞並沒有刻意標榜哪個角色比較占重。男女主演是必須標明了的,但其後的多位配角卻無分先後。即使眾人心知肚明竇長安是實際的女二,但陳鈞一天不說明那他們也隻能將竇長安當作普通的配角看待。
在飾演徽元帝的演員與飾演解依人的張姵嫻分別介紹結束後,眾人都以為夏涵會本著戲份重先上台,隻是夏涵基於輩份而將伸手將手掌指向年齡最長的演員丶太後飾演者蕭羚的方向。
本來說起年資,硬要說的話夏涵也是不低的,但她不論是出於愛惜羽毛還是真的尊敬的心態,其實她不介意介紹先後的順序。
蕭羚承了她的情,正要站起身上台,蕭羚身旁的淩曉晴卻微睜了眼睛搶先一步的站起身,說:“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別人的想法夏涵不清楚,但此刻她對這位不講禮數的少女卻是有些不屑的。
何必這樣爭先搶後。
夏涵自不知道在港都有句俗語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意思是落後的人比敗家還更慘,莫名對先後次序在意的人也是不少的。
而且,在主角的後頭介紹,感覺也挺威風的吧。
台上的淩曉晴笑意甜甜的,分享著她對於自己飾演的角色慧嬪的見解。
慧嬪是竇長安身為太子妃時的滕妾,進宮後卻處處幫襯著解依人,以她的話就是“純粹的看竇長安不順眼”。這種率直而敢愛敢恨的角色也是淩曉晴擅長飾演的,尤其在白蓮花與綠茶婊滿地走的社會上,這樣的角色反而更容易獲得大眾的喜愛。
淩曉晴在台上對著慧嬪的見解侃侃而談,能入得了徐良的毒眼的演員都有三兩下功夫的。江湖中還傳聞過大名鼎鼎的徐導在幾年前的某部戲中把一個臨演罵到哭了,最後臨演有沒有領片場盒飯無人知曉,但徐導對鏡頭中所有人的演技都有嚴格要求的這一點卻是深深刻入眾人心裏。
雖然少女的人品成疑,但她的演技至少也在平均線以上。淩曉晴對慧嬪的見解雖說沒有很獨到,但該解析的都解析了。
說到底,這見麵交流會其實不過是一場解剖。
將角色解剖,也將自己作為演員的素養對角色的認知也一並放上手術台上任人觀看。
有的演員會將自己對角色的見解和盤托出,以祈換來其他人的意見與批評;也有演員自視自己的剖析方法為工作飯碗,輕易不能示人。
現在畢竟不是以往那種一群演員磕著瓜子互相觀看對方劇本筆記的年代了。徐良心裏清楚,因此也不至於強迫演員們將自己的見解都說出,隻要確定他們對角色的理解在正路之上,那便可以就此揭過。
當然,如果他們基於今日的隱藏造成了明日的阻礙,他也不介意在罵人時更狠三分。
夏涵是前麵那一種人。
好幾位年資長的前輩一一分享過後,夏涵才緩緩步上台,她調整了一下椅子的角度,便雙腿攏緊丶雙手放膝上的端端正正地坐於台上。
她看著台下目光炯炯的眾人,心裏不禁有種壓迫感油然而生,就像在解剖台上麵臨著冰冷手術刀的小兔子一樣。
前麵的前輩經曆過以往互相切磋演技交流心得百花齊放的年代,今天這樣的場合他們自是有什麼就說什麼,基本沒有絲毫的隱瞞。
這部戲好,那才是真的對大家都好。
夏涵隔著褲子摸了摸口袋裏的手機,眉目不由柔和了些許。
“大家好,我是夏涵,飾演的是竇長安一角。”她下意識地彎腰,卻發現自己現在正坐於椅上。
壓下站起來鞠躬的欲望,她朝台下的眾人點點頭,開始說:“有一個人跟我說過,我們努力去挖掘角色不同的特點,賦予角色新的生命,讓這個角色除了我們自己外,任何人也不能演的存在。”
台下的張姵嫻一頓,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