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1 / 2)

半年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到了來年五月,月初前方便傳來了好消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旨收複台灣,已迅速攻取澎湖,現正主動積極地招撫台灣鄭氏,不出一月,定可以迫得本島不戰而降。康熙大為高興,台灣是他心頭一根刺,是大清與準噶爾正麵開戰的絆腳石。況且這島之前被尼德蘭(荷蘭)人占領,後又被鄭氏割據,始終無法與內陸形成統一,這讓統治者怎能不膈應?

素皚見到這情形,也挺高興的。台灣大概會是中國人民心中永恒的那顆朱砂痣,令人唏噓不已。素皚以前常常會在腦子裏麵模擬與海峽對麵的開戰,她們這些特種軍人要做些什麼,國家將會怎麼來打這場戰爭,美國日本印度等等會怎麼反應,如何應對……有時候她也自嘲,自己總是以一個小兵的身份去想指揮官該想的問題。但二伯卻告訴她,中國需要她這樣的軍人!

如今台灣就要與大陸統一,以前礙於軍人的身份,她連去旅遊都受到限製,現在說不定可以一嚐夙願。但這也隻是想想而已,素皚抓抓頭發,台灣收回來之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如果處理不好,恐怕又要白送給小日本50年了,那她還不得氣吐血啊!

晚膳時康熙興致頗高,在跟素皚討論若是她新製的那些火器能夠早點投入使用,說不定台灣早就拿下了。素皚笑笑,問出一個不相幹的問題,“您覺得施琅將軍這人怎樣?”

“施琅?唔,才略夙優,有謀善斷。”康熙給出了一個很高的評價。

素皚眼珠轉了轉,“我記得您之前不是不太喜歡他嗎?覺得他是個粗魯莽夫,恃功驕縱?”

“……現在也有一點兒啊。”康熙摸摸素皚的小腦袋,“小家夥,怎麼想起來問這個?”

“我隻是覺得施琅將軍他有謀有斷是不錯,但是恃功驕縱也是不假。像這樣的人,你把他放眼皮子底下看著還好,一旦放出去,一定會撒了歡兒地不知姓甚名誰。”

康熙仔細琢磨了一下素皚的話,放下筷子,“皚皚,怎麼說?”

“施琅將軍很會打仗,尤其擅長海戰,水師在他的帶領下已經今非昔比。但他也同樣是個不學……額,未嚐學問的人,而且從以往的事跡來看,他的自我約束能力極差,性格也比較乖張偏激。並且他與鄭氏又有大仇,是以我怕他一旦登上台灣島,會給島上的老百姓甚至東南沿海的漁民造成不可估計的災難。”

“他是功臣不假,咱們可以換個方式恩封他。若是因他有大功而忌諱,卻坑了福建台灣的百姓,那就得不償失了。”

康熙沉吟了片刻,他不是不明白素皚的意思,但這事兒要是弄不好,自己就會落下“殘害功臣”的罪名,這時候功臣的名分都還沒定呢,他們就在琢磨怎麼削弱功臣了。

“你肯定?”康熙問道。

“我不肯定,但您也知道,這很有可能,幾乎就是一定的事!您說他要是去個江南富庶之地,貪個把奸商的銀子,我也就不說什麼了,算是朝廷給有功之臣的特別補助吧。可是沿海一帶的百姓,本就常年飽受戰亂之苦,那些漁民,無田無地的,根本經不起一個貪官的蹂躪。所以這時候還是應該派個能幹實事、清廉正直、通曉大義的人去,讓老百姓們可以休養生息。”

康熙默然片刻,“你說的也對,那依皚皚之見,咱把他怎麼辦?”康熙笑道。

“嗬嗬,台灣受降之後。您就把他調回來吧,然後給他個大官兒做,放在麵前看著。出謀劃策的多好啊,不用上戰場喊打喊殺的。”

“哈哈哈,你啊!”康熙捏著素皚的鼻子,開懷大笑,“小不點,阿瑪今天發現,你真不是一般的壞!”

“那是您教的好,嘿嘿。”素皚厚著臉皮扯住康熙袖子撒嬌。她壞?她哪裏壞了?要不是您這位大神心裏也有類似的想法,憑她能夠說動?這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事兒,本就是明君最擅長的,君不見宋太祖明太祖這類楷模,哪個敢說自己是清白的!況且她剛才的理由根本是其次,試問您能夠容忍一個有大功在身的人,手握著兵權,然後離自己萬裏之遙嗎!?而且這些水師是施琅一手栽培起來的,戰鬥力強,已經是大清水師的主力,你施琅再跟那兒待著,他們就隻認施將軍不識康熙帝了……

說完以後,素皚和康熙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轉而邊吃飯邊絮叨些閑話。

可憐的施琅將軍,還沒功臣加身呢,就已經被這倆人密謀幹掉了。素皚在心裏默念了一聲阿米豆腐,施將軍恕罪,不是俺看不慣你,實在是您老這軍事素質是過硬,可您政治覺悟不高啊,所以組織上決定,還是先派你回中央黨校接受再教育吧,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