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1 / 3)

這可能是近兩年來最熱鬧的一個早朝了,朝上皇上當眾宣讀了幾項大的改革措施。當初素皚提出的三點除了置旗人這項因為反對聲浪太大而暫時擱置以外,其餘全部提上日程。建水師的事宜之前施琅已經去打理了,這次皇上又加派了兵部右侍郎攜手諭前往協助,並帶去之前由戶部籌措的一應糧餉物資。

而開海禁的事同樣刻不容緩,康熙當朝下旨開放福建沿海諸港口貿易,並通令葡、西、英、法等西洋各國與之貿易的條件。條件訂的比較苛刻,賦稅依然很高,預計這些洋人怨聲會不小。但也總比之前完全禁海要好多了,並且讓這些洋人看見了朝廷完全開放海禁的可能性,使他們不至於短時間內鋌而走險。廣州仍然不開放,十三行也由朝廷控製著,但是康熙卻給了眾人一個說法,說福建沿海的開放隻是先頭,試驗一兩年後,如果洋人遵守規矩,不尋釁滋事,往來貿易得當,朝廷可適當開放廣州、寧波、漳州、雲台山甚至濠境與之貿易。這個消息並不由朝廷官文發出,而是讓洋人得知於辦事官員口中,讓他們知道朝廷的立場和顧慮,意思就是隻要你們乖乖做生意,乖乖把稅交齊了,不要出些幺蛾子,那麼更大的甜頭還在後麵,要知道朝廷可是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們的。

另外對與洋人做生意的商人也受到限製,說到底,其實是個優先權的問題。洋人與大清做生意,大清有那麼多商人,誰能得到這個機會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洋人要買布,難道由洋人在大清隨意找布商嗎?當然不是,那是要經過官方推薦的。朝廷指定由這個人把布賣給你,而這個人就是獲得貿易優先權的人!為什麼他能獲得?因為他給朝廷的好處多!交的稅多!這種方法,朝廷既利於控製又可從中獲利。而且這個優先權並不是終生享有的,商人需得每次都去爭取。如同現代競標一樣,誰讓朝廷獲利最大誰就享有這個機會!當然,與洋人貿易往來也會讓這些商人獲益匪淺,相比起來給朝廷多交的那個把稅銀也就不算什麼了。

開海禁的條條款款還有很多,戶部、刑部連同其他部門在康熙的催促下沒日沒夜地商討、製定、修改,以求達到雙方都滿意,能夠進行和平貿易的程度。

再說台灣,康熙在此次早朝同樣宣布了對台灣的處理方法。遵循之前素皚的意見,設立台灣為單一行省,建立省級行政單位,直屬朝廷管轄。並且派水師與陸軍官兵駐防,在島上修建軍事基地,並設台澎總督,總理一切軍事事宜。

於此同時,在瓊州(今海南)也效仿之,派駐軍,設軍事基地以及瓊海總督。素皚還突發奇想,取消了瓊州府下轄的萬州對南海諸島的管轄權,改“南澳氣”、“七洲洋”、“萬裏長沙”、“萬裏石塘”四大群島為“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除了東沙群島依然歸惠州管轄外,其餘三大群島合並為三沙府,地位與瓊州府等同,直屬朝廷管轄。府衙暫時設在萬州,等水軍一切事宜完畢後再遷。

一係列政令的下達已經讓各級官員應接不暇,忙得腳不沾地,再沒人有時間去探究皇上說的這個地方到底在哪裏!管他是偏安一隅的不毛之地還是人人皆知的富庶福地,皇上現在就算要在科布多(噶爾丹老巢)設立州府,直屬朝廷管轄,他們大概也不會覺得奇怪了。

胤禩卻大笑素皚如驚弓之鳥,竟連三沙市都讓她想出來了。素皚苦著臉,沒辦法,實在是怕了,能趕快搶占地盤兒就緊著搶,不然讓別人瓜分到渣都不剩那才叫鬱悶。她可不想未來再和那些人扯皮,每天貼個告示說“XX島一直以來就是大清固有領土,大清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雲雲。

大家都意識了到這次朝會的重要性和這些方針的不同尋常,但誰也沒有預料到這些將會給這個王朝帶來質的變化。即便再偉大的統治者,也無法看到後世之事,更不可能明白也許自己現在一個小小的決定會給一個國家帶來絕處逢生的機會,會挽救多年後的祖國於危難之中……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如今這些命令的下達,實在是讓朝廷的所有機構忙得不可開交。六部也罕見地遇上了在同一時間都如陀螺那般在高速運轉的情況。尤其是戶部、兵部這些幹實事的衙門,簡直要忙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