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第三十四章“白”(1 / 2)

昨日的城門丟靴,無異於虎口奪食,拔貓珍貴的嘴角須,這相當於是在挑釁,在扇師家軍的臉麵。

城中的百姓一個個都炸開了花,這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奇事竟然發生了。大家夥一個個都開始爭論,一個個七嘴八舌的開始自己說出的猜測,更有甚者打起了賭注,猜這次城門口來的那些人多久會被當街斬首,有的一天,有的一周爭議不斷,賭場裏都暗暗的下起了盤。

而最開心的莫過於那些天橋底下茶館說書的老文人了,要知道當地人最喜歡聽師家軍的故事,這一夥人剛剛給開了個好開頭,那些寫書說唱的哪能閑著,各個都掏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把腦袋瓜子按在桌子上想著故事的後續,不出三天肯定有幾十個版本的師家軍打殺敵方的好故事在街頭流傳,真是舒坦了平日在酒家嬉鬧的那群家夥們,也要緊了緊他們袋中的錢囊說的好的肯定還要賞他幾個銅板的。

可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師家軍也沒有大威出城門的意思,平日裏訓練的訓練,把關的把關,那天發生的事情就像根本沒發生一樣,像是一顆沙子掉進海裏有了漣漪可卻隻是外行人看到了,真正的大湖卻絲毫不受影響,居民們路上走的時候一個個都臉上掛著疑問,有粗心的老漢吃點心的時候,點心都掉在地上了,他還在癡癡的發呆。

“真是不懂啊,難道最近師家軍都集體出去遊泳了,一點火氣都沒了?一個個都被關中的冰塊裏,給澆的裏頭外頭涼涼了?”一個中年漢子喝著茶水不解的發著牢騷。

“誰說不是呢?也許不知道是哪天的罡風吹過刮的太大,削了點他們的銳氣吧,也說不定他們正養精蓄銳準備一舉端平亂寇呢!大人物的想法咋們老百姓就別摻和了。”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著。

“客官要不再來點酒水?喝著喝著就醉了,醉著醉著就忘煩事了。”店小二拿著一片白色抹布勤快的擦著桌角,看著幾位客官談論的唾沫飛揚自覺的提供上了服務。

“你這小二有點意思,懂得爺的想法,來一壺好酒和半斤牛肉,今天好好吃點東西,是該好好補補我這幾天丟掉的腦水了。”漢子舉著杯子豪氣的說道。

這城中的一幅幅場景仿佛印證了那句諺語“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也從另一麵看出了百姓們對師家軍的愛戴和顧念,事事都想著他們。

而這真正的“皇帝”此時可能真是滿是愁緒憂絲,城中一塊府邸不算占地很大,卻在世人眼中很大很高的“將軍府”中。一位年約莫六十歲的老者,正在拿著那隻謠言靴子,滿是手繭傷痕的手掌,細細上下摩挲著這隻靴子。平日裏凶橫煞氣十足的眼神中此刻竟帶著些柔情溫意,布滿河道縱橫的眼角處有著幾滴亮珠。老者眼大眉濃膚色黝黑,鬢角的霜白顯得格外刺眼,雖年過半百身材但仍卻依舊魁梧,一襲灰色布衣幹淨整齊的穿在身上,刷白的胡須一簇獨淩,在那一簇的白景之上,嘴角微動。

“胡為,你說,老夫的獨子,是戰死,還是被人冤死?“

被喚做胡為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此人一身青衣,麵容清秀,身上沒有老將軍所帶著的煞氣,但卻有著少許書卷氣,走起路來步伐飄移,帶著些詭道。胡為說道:”將軍肯斷言此靴一定是師歌的遺物?“

”錯不了,這隻靴子的做工是這關中陳家婆婆的手藝,這世上要說這獨門的技巧也難處其二,小歌從小喜歡她們家的布料,自懂事起所有的衣衫裝扮都出自那裏,昨日我派人請來了陳婆婆,她一看也認定這隻靴子出自她手,必然不會有所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