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雖然很讚同張儀的計謀,但提到攻打楚國時卻猶豫了。他畢竟已經近八十歲了,已經老得折騰不起了,隻想圖個安生,圖強的想法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要是真出兵攻打楚國,他是如何也提不起這個心來。他更怕的是,萬一到時候楚國反過來咬他一口,那這事就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了。
而就在此時,楚國又出了個蘇代,他是東周洛陽人,也是後來名震戰國的蘇秦的哥哥。蘇代的智慧絕對不在他弟弟蘇秦之下,這一年遊走到楚國後,他向楚懷遊說他的計謀,秦國就要東出而霸天下,楚國現在對秦國來說,是最大的絆腳石,所以秦國當下就想削弱的就是楚國,在挈桑會盟時,秦國的狼心野心已經暴露無疑,楚國與秦國早晚必有一戰,現在與其等著秦國來攻,不如未雨綢繆,聯合韓國、趙國、
魏國、燕國等四國一起攻打秦,要是再能說動義渠部騷擾秦國北境,讓秦國顧頭顧不了尾,這事要是成了,秦國必定大敗!
蘇代這一番陳說後,在屈原、昭陽等人的鼓動下,楚懷王就采納了這個建議,說隻要蘇代能說動四國,楚國必定攻秦!之後蘇代就出了楚國,以楚國的名義奔走在四國之間,韓國、趙國、燕國聽說是楚國為首,合起各國來攻打秦國,就都答應了下來。
這一年到魏國後,蘇代並沒有直接去見魏王,而是私底下先去找了公孫衍,他知道公孫衍在之前的合縱之術失敗後,私下裏一直想再圖謀這個計劃,要是先和他一拍即合後再去遊說魏王,勝算就不止大了一半!
公孫衍很早就聽到蘇代在各國遊說聯合各國一起攻秦之事,所以他對於蘇代的到來可謂是喜出望外,為此還專門設了家宴,冥請蘇代,以示他的尊敬之意。
沒過幾天,公孫衍就帶著蘇去了朝堂之上。跟眾大臣行過禮後,公孫衍就說道,楚國使者蘇代正候在宮外等待王上召見。
張儀一聽到蘇代這個人,心裏就咯噔了一下,他望了公孫衍一眼,看他神彩飛揚的樣子,越發覺得不妙。回頭再看魏王,依然微微眯著眼睛,一尚還沒睡醒的樣子,兩眼似睜非睜,似乎對蘇代的到來,他並不怎麼感興趣,隻是淡淡的說道:“蘇代,聽說他也是位遊說於天下的名士,名頭還不在張相國之下,嘿嘿,相國,你的對手來了。”
張儀倒是沒想到魏王會把這一層紙給捅破了,當下就哈哈一笑道:“合縱連橫,當是治國妙計,並無優劣之分,隻是以當下的時局而定的,是采取合縱還是連橫,張儀並無決策,最後還請王上定奪。”
“這話說得實在。”魏王點了點頭又道:“宣蘇代來見。”
沒一會,蘇代就大步走進了朝堂,朝魏王行禮高聲道:“蘇代參見魏王!”
“聽說你遊走於列國,還策動了韓、趙、燕、楚、義渠等國聯合起來攻打秦國,好大的手筆!那你這次來我魏國,想必也是遊說魏國出兵攻秦?”魏王不急不忙的問道。
蘇代回道:“我聽說王上要親秦,這一舉動在蘇代眼裏看來,無疑是要將魏國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就算魏國可以不理會天下悠悠眾口,也難敵天下合縱雄兵,如今韓、趙、燕、楚、義渠五國即將發兵攻打秦國,即使秦國再強大,再能打,也打不過天下諸國聯合之兵,魏國在這時候親秦,難道不是將國家天下眾民置於火堆上烤嗎?”
蘇代這話剛一說完,朝堂之下就突然響起了一個單調的拍掌聲音,他轉頭一看,原來是張儀正微笑拍掌。
蘇代拱手向張儀問道:“不知張相國為何拍掌而笑?”
“蘇先生這次聯合各國之力攻打秦國,的確是好大的手筆,如果再策動魏國出兵,合六國之兵,百萬雄師撲向秦國,那氣勢絕對是亙古未有,確實是大手筆!”張儀看著蘇代眼裏卻卻是精光灼灼,臉上此時卻又含著一抹不屑的冷笑:“敢問蘇先生,那真的是雄兵嗎?在張儀看來,那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