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葉淩揚的車開走後,我直接朝家的方向走去,這裏離我住的地方不遠。
我現在腦子亂作一團,根本沒心思去超市,當然更沒心思去理葉淩揚丟給我的那團亂麻,我知道他是個輕易就能讓別人陷入混亂的人,所以選擇離他遠點。
作為一個在國際上都有極高知名度的公司年輕總裁,葉淩揚顯然算是一個傳奇式人物,在他接手父親的公司不到五年的時間裏,公司原來的房地產業及零售業不但做得有聲有色,而由他一手創建的影視傳媒公司更是做得紅紅火火!
此外,擁有出眾外表的他時常受到媒體的追逐,與著名女星及富家千金的緋聞經常見諸各類八卦雜誌及報紙。但是集年輕、帥氣、才華、金錢及地位於一身的風雲人物受大眾的追捧和關注很容易,人天生就極易被華麗耀眼的東西所吸引。
所以,就算我再怎麼孤陋寡聞也不能不知道葉淩揚是何許人,雖然我從不關注什麼雜誌報紙之類的東西。不過,要這樣一位名人認識我,不能不說有點機緣。
事實上,我作為一個廣告策劃公司的普通員工,即使我們公司與逸風集團一直有著合作關係,我們的生活依然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但是,我還有另一個身份——作家。其實現在的作家多如毛牛,未必人人夠格讓逸風集團的總裁來記得,也許,從某些方麵來說,我很幸運吧。紫夕曾經總是這樣說我,雖然我自己從不如此認為。
文字對我來說是一種傾訴和寄托,我從未想過要從中得到什麼好處或是達到什麼目標,然而現實有時就是這樣,無心插柳卻柳成蔭。我的小說最初在網絡上引起轟動,繼而出版商找上了我,而後,我便成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位簽約作家。
寫作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一直都打算著寫完手上小說就收手,卻在華文出版社總編王彬的半哄騙半利誘下堅持寫了下去。
盡管我拒絕簽名宣傳,拒絕各種采訪,可是書的銷量卻出人意料地一路扶搖直上,一時成為出版界的傳奇和佳話。這不由地讓我想到並相信這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當世人都在為那個極盡風靡的筆名叫“掠影”的作家的真實身份而議論紛紛時,我依然朝九晚五地上班,晚上乖乖地坐在電腦前“劈哩啪啦”地打著讓自己感覺折磨的文字,安靜地過自己的生活,外麵世界的熱鬧與喧囂與我毫無關聯。
一直都認為自己會就這麼千篇一律過下去,然而改變卻不期而至,人生的際遇有時就是那麼的不可思議。
那是一個極其平常的中午,我一個人在辦公室翻看創達集團這一期產品的主題,王總編突然打來了電話。
“小鬱,好消息!你猜我給你帶來什麼驚人的好消息!你一定怎麼也猜不到的!哈哈哈……”王總編的聲音異常激動,這個已過中年的總編是個精力充沛的小老頭,甚至比年輕人更富有激情,我猜此時他一定對著電話唾沫橫飛。
我安靜地拿著電話,聽他講述了逸風影視公司找他的事情經過,簡而言之就是要把我的小說改編成電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