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伊始(1 / 2)

。。。。

如那夏天的蟬,仿佛永遠也不知自己的壽命隻剩下了短短幾周。

伴隨著“知了、知了”的叫聲,沈珣漫步在幽靜的湖邊。細細的思考著人生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

最終,沈珣選擇了放棄,畢竟這道哲學題難倒了千千萬萬乃至上億的人,思考這些問題,隻有兩個結局,一個是天才,另一個就是瘋子。

天才和瘋子往往隻有一步的距離,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成功的又取得成就的叫天才,沒成功也沒取得成就的叫瘋子;天才在未成功之前大多被人們看為是瘋子。

天才和瘋子擁有同等的知識量與能力。但是前者承受住了繁多的知識的考驗,也失去了了解人情世故的機會,所以天才令人敬佩又使人疏遠,所以,成功的天才絕大部分不懂人情世故,被世人冠以“癡才”的稱呼;

而所謂的瘋子則沒有承受住考驗,但看穿了一切,瘋子屬於失意的天才。

有的看透了人類邪惡的欲望而不得不壓製住自己的才華,有的認為自己的理念太過前衛,無法被接受而消失在曆史的雲煙中。

所有的天才都有瘋子的影子,所有的瘋子都有天才的人格。

他們原本都可以為人類的發展作貢獻,隻因世人的眼光而格外抬高了天才的的地位,忽略了瘋子的貢獻。

因此個人認為,其根本區別在於一個得到了世人的承認,另一個則忍受著心靈的孤獨。

沈珣呢,曾經困擾於這類哲學問題,最終他的放棄,使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心靈能夠再次放飛。解開了內心的束縛,帶來的可不僅僅是這些。

....

靜靜的走著,目光從地上漸漸抬起,在湖邊向遠處望去,蔚藍色的湖水連著淡藍色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雲在上麵變幻著圖案,小鳥扇動著翅膀在湖上、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沈珣又將視線收回,湖邊找了塊巨石坐下。麵帶微笑,望向湖心,卻見那水上波光瀲灩,倒映來自天上的光。

不知過了多久,沈珣從這美不勝收的景色中脫離了出來,慢慢側躺在巨石上,閉上雙眸。仿若世界盡入其中。

沈家有子名珣,年方二八正值青春年華。提前上學的沈珣16歲已不像同齡人一般,還在享受青春中可貴的高中最為舒適的日子。

由於提前參加了高考的緣故,沈珣現與同齡人之間脫節嚴重,其餘年方二八的青年人都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歡快的度過暑假,而沈珣呢,既沒同級的要好的同學,也沒有一同長大的好友。

孤家寡人這詞非常適合形容沈珣現在的狀態。

現如今沈珣隻能與天地為伴。炎炎酷暑下,沈珣竟隻能一個人在湖邊石上楊柳旁獨自“吸天地之靈氣”。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等沈珣再次回過神來,天上掛滿了星辰。沈珣雙手抱頭,側起身子,仿若天仙。不禁想起劉辰翁的鵲橋仙自壽

輕風淡月,年年去路。誰識小年初度。

橋邊曾弄碧蓮花,悄不記、人間今古。?

吹簫江上,沾衣微露。依約淩波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