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029章:人不可貌相(1 / 2)

兩人沿著海池湖畔邊走邊說笑,很快就來到了法洪寺前。

秦鉞抬頭看時,隻見森然的鬆柏竹林之間掩映著一座並不是很大的寺廟,廟外百步之外便是淙淙流淌的海池溪,一匝杏黃色帽牆環繞,朱紅色的山門威嚴矗立,山門兩側擺著兩個六牙白象石雕,廊下立著兩個身高過丈的泥塑守門金剛。

雖然剛剛來到唐長安城還不到兩天,但秦鉞對唐代曆史還是比較了解的,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在唐朝鼎盛時期,長安城中到處都是寺廟,像什麼大莊嚴寺、大總持寺、慈恩寺、薦福寺、西明寺、鎮國寺、安國寺、青龍寺、會昌寺、興善寺、永壽寺、感業寺、七寶寺、資聖寺等,大大小小有一百二十多座寺廟,有些像大莊嚴寺、大總持寺這樣規模宏大的寺廟,竟然足足占了一坊之地。

一坊之地是什麼概念?就是二裏長一裏寬的一塊長方形地塊。

此時正是白天,法洪寺廟門大開,不時有善男信女進進出出,大殿之前更是香煙繚繞。

秦鉞背著棉絮,帶著紅兒走進寺廟,來到大殿前尋了一個正在灑掃的小沙彌,屈身單手施佛禮道:“借問小師兄,高僧大德虛穀法師在何處坐禪?”

通過這兩天的聊天,秦鉞已經從紅兒口中得知,法洪寺住持和尚的法號叫虛穀。

秦鉞不僅知道虛穀的法號,還知道虛穀確實是個真心出家的好和尚,因為虛穀並沒有像唐代很多驕奢淫逸的大和尚一樣開辦農莊購置豪宅身邊妻妾成群,而是一直清心寡欲地在寺廟裏修行,不但沒有屬於自己的私產,武周和韋後之亂時還多次動用寺廟裏的財產救助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

小沙彌抬起頭來,不禁掩鼻道:“哪裏來的花子?臭死我了!”

其實秦鉞和紅兒身上的味道還不至於那麼難聞,看來小沙彌雖然是個出家人,但也還是個六根不淨喜歡以以貌取人的尋常人。

秦鉞再次屈身施禮道:“這位小師兄,請擔待些,我們是長安城裏討飯的花子,昨天上午在廟裏遇到高僧大德虛穀法師,大師說如果我們沒有地方住,可以搬到法洪寺的僧寮裏來借住,還望小師兄能夠代為通稟一聲。”

小沙彌放下手中的笤帚,道:“既然是師父有話,那就跟我來吧!”

秦鉞和紅兒跟著小沙彌來到大殿左麵的一排僧寮前,指著一棟房子對秦鉞和紅兒道:“那裏便是師父的方丈了,你們在此稍候,我去通稟一聲。”

等了一會兒,小沙彌從方丈裏出來道:“師父叫你們進去。”

秦鉞將肩上的棉絮放在廊簷下,紅兒也將小木桌、包裹和養蛐蛐兒的竹筒放下,跟著小沙彌上了台基走進方丈。

進入方丈,秦鉞看到一個麵容清瘦的和尚正坐在禪床上閉目打坐。他原以為,既然紅兒說虛穀是個老和尚,起碼也該有些年紀了,肯定是那種他在影視劇中見過的白眉皓首的老僧。可一見麵他才知道,這虛穀和尚隻有四十幾歲年紀,看模樣不過就是個中年僧人。但秦鉞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畢竟很多古代人十四五歲就已結婚生子,很多男人三十幾歲就當爺爺了,四十歲以上的人可不就是老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