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首詩秦天前世讀過不下百遍,每日一讀都頗有感觸,詩中那俠客的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無疑不讓每一個人都心馳神往,常常秦天就幻想著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仗劍天下的俠客是多麼瀟灑好灑脫。
可惜歲月變換埋葬了太多的夢想,到死的時候秦天還隻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農家子,如今上天讓他重來一次,他一定要完成昔日的願望,不願入朝為官,隻為遊俠天下。
緩緩的收起手中的“筆”望著桌上還未散去的炭跡秦天微微的歎了一口氣,若是實在無法開辟靈海做一個雲遊天下的俠客也未嚐不可,不過這個世道蠻妖林立,人族之中亦是不乏欺壓同族之輩若無一身本領恐怕也隻是徒增笑耳罷了。
歲月如流水,匆匆而逝,三日之後。
天地還未清明就有許多的商販開始叫嚷,今天是縣考之時,一個個寒窗苦讀的才子們紛紛走出房門向陳縣的縣外校場的嶽山書院而去。
縣外校場的嶽山書院乃是陳縣唯一一所正規的官辦書院受到了儒家的聖氣眷顧,若有人想在此作弊無疑是找死,所以每一家正規的官辦書院都是科考的考場,因此在嶽山書院教書的也是儒家門生皆習浩然正氣容不得絲毫的舞弊等等不合規矩的事情。
雖然這裏的儒門沒有秦天所在的世界那麼多規矩,但是一些一基本的仁義等等規矩卻是沒有絲毫改變,反而愈發的強調起來。
這些考場是有聖氣存在的,但是能夠引動聖氣的卻是少之又少,成事在人,謀事在天。秦天緩緩的鎮了鎮心神大步邁了進去。
此刻考場已經有許多學子到來見到進來的秦天一身粗布麻衣不由得紛紛投來鄙夷的眼神,往其他方向靠去,唯有一些跟秦天穿著差不多的寒門子弟靠了過來詢問了一番也搖頭而去。
秦天對於這些學子的表情盡收眼底卻是沒有多說什麼,找個一個無人角落等待著考試的開始,同時也開始觀察著這些學子。
忽然人群一陣騷動,一個白衣少年翩翩的走了出來,手持一柄折扇拿在胸前緩緩的搖動,一副濁世佳公子的麵目,不過令人吃驚的是他誰也不看直接朝著秦天的身邊走了過來,引得一眾學子驚呼,大部分學子都是認得這白衣少年的,不過對於秦天這種小角色卻是少有聽聞一時間納悶起來,這秦天到底是誰?竟然能引動縣令公子前去。
而一些知道內情的人卻是一臉的冷笑,微笑的看著秦天兩人等待著看一副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