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少年遊(1 / 3)

“雖然此去長安路遠,但你向來性情穩重,想必也不用我多加叮囑”。破敗的茅屋內,一個用被褥裹住全身的中年男子看著跪在自己床榻前的少年,眉頭微皺,眼神複雜。歎了一口氣,他繼續說道:“我雖然雙腳已跛,但是照顧自己的力氣也還是有的。既要離開,又何必這般兒女作態?難不成你還要跪到日下梢頭?”瞥了一眼,看見少年毫無反應,中年男子麵無表情地補充道:“你可知道你跪在這裏,我連去方便都不方便。”

許是這話說得直白,少年揉了揉跪得發酸的腿,終於站了起來,對著中年男子行了個師生禮。爾後自顧自地拿起掃帚,將茅屋裏裏外外地打掃了一遍,最後才走到床前,將中年男子藏在被褥下的猴頭酒搜了出來。

中年男子惱羞成怒,瞪著少年:“還給我”。

“你有病在身,以後就不要喝酒了。”沉默許久的少年終於開口說話,未等中年男子反駁,便將酒收好在自己的行囊裏,爾後整理衣襟,對著中年男子便是一拜。

“我走了”。三個字說完,少年便匆忙轉身離開,直到走出茅屋幾步遠,才聽見身後中年男子扯著嗓子吼道:“下次回來,多帶幾個姑娘!”

……

神嘉年間,唐國強盛。四海之內,西山以東,盡屆皇土。世家大派,正邪兩道,百門諸子,莫敢不從。當其時,唐武皇貴為天子,被各方尊為千古一帝,威名一時無兩。

不數年,傳武皇為證道而身亡,消息所到之處,唐國子民盡皆伏地痛哭,舉國服喪。恰在此間,北方妖族聞訊而起,妖王率數十萬之師突襲長安,南方蠻族亦趁機作亂。值此國難之際,正道三家之首聯合各家各派齊聚長安北麵斬馬山與妖族決一死戰。三家,亦即儒家之首青雲子,道家宗師衝虛真人,佛家掌座圓光大師。此戰過後,三家之首一死一傷一難尋,各門各派死傷無數,唐國國力虧空,妖族亦潰散不成軍。戰亂過後,此戰亦被載入文冊,史稱“斬馬之戰”。

爾後太子正式登基,改國號承平。然而國運衰微,已無法保持對各地的統治力。於是諸侯並起,各家各派明麵上仍尊唐國皇室為正統,實際上已經彼此獨立,各自為戰。

承平十一年,唐國真正勢力僅餘長安城一帶。經過十年休整,各家各派均已恢複生機。其中,以正道三家,五派八門,邪教四宗,外魔六道最為有名。

同樣也是在承平十一年,在南方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裏,一個少年正身負行囊,走出了結廬已近十年的茅屋。隨同他前行的,不過是腰間掛著的一把劣質鐵劍。

少年姓梁,名十七。

……

承平十一年,陽春三月,大陸南方,臨安城。

正是正午悶熱時分,城主府前卻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商販走夫,富家少爺,江湖好漢,均都混雜其中,彼此竊竊私語,翹首等待著新一期的“桃花榜”。

“桃花榜”,是由樓外樓編訂考量的整個大陸包括四海之外所有有名之人的實力排行榜,共分為上、中、下三榜,每榜取前百,分別對應不同境界。又因為每年都於陽春三月桃花正濃時頒發,故名“桃花榜”,也取年輕氣盛之意。

唐國尚武,民風彪悍。街巷鬥武,彼此切磋之事常有發生。因此每年桃花榜都會引來許多關注,哪怕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也都會對此津津樂道,當作閑話家常。

“聽說前陣子‘鶯飛劍’江離正心圓滿,已是半隻腳踏入坐忘境,不知今年排名又會高上幾位?”

“江離前輩作為中榜之人,與我等的差距太過遙遠,倒不如看看今年下榜又會出現什麼青年俊傑,到時候上門拜訪,說不得還能見上一兩麵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