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千秋節四(1 / 2)

林微立即覺得懷中的青玉越發燙手了,不聲不響拿了她頭上簪子的,除了剛才的六皇子譚瑾還能有誰?隻是她一點也猜不透,譚瑾拿了她簪子,又將能表明身份的青玉留給她,到底是什麼用意。

林靜見林微表情難堪,隻當她是在桃林中丟了簪子,便安慰道:“掉了就掉了吧,回去我尋一個好的給你。”

林微不敢說出真相,隻能笑道:“多謝大姐姐。”

女官們收齊了小姐姑娘們的作品,便呈送進主殿,由皇上皇後評選了。

文貴妃對杜寧書的才名還是很有信心的,因而笑道:“皇上,不如將剛才林杜這兩家姑娘的,先挑出來過過目?”

皇後則道:“六皇子譚瑾自幼隨著博軒先生學習,在這些上麵想來是有些眼光的,皇上不如讓六皇子做一回評委?”

皇上看了看左右,笑道:“皇後和貴妃的提議都很好。來人,將林杜兩家的先挑出來,玉潤,你來看看。”

譚瑾此時已經回到了主殿,聞言便起身,恭敬地對著皇上行了一個禮,算是應下了。

女官們早得了貴妃的吩咐,此時第一張便是杜寧書的,當即便連同錦囊呈送給了六皇子。

譚瑾仔細一看,便笑著在旁邊一張白紙上寫了什麼,才一同遞到了皇上麵前。

皇後和貴妃都不禁湊過來看,隻見杜寧書的作品是一幅畫,這題目是夏,杜寧書卻畫的是閨房一角,畫麵上一堵屏風,遮住了閨房內的大半景致,露出來的不過是一個空掉的冰盆,床的一部分,上方正有女子的手扔下了手中的書,去拿床上的扇子。譚瑾點評了一句詩,道得是“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妙啊。”貴妃頓時笑了,道:“皇上你看,這空掉的冰盆,這換掉的扇子,豈不是在說女子素日在家裏度過的夏日?再加上六皇子那句點評,實在是妙。”

皇上也露出了一些滿意的神色,道:“看來這姑娘還是有些聰慧的。”

“那皇上的意思是?”文貴妃聽見皇上的肯定,急切地問道。

皇上猶豫了片刻,看見文貴妃急切的神情,歎了口氣,道:“罷了罷了,既然你相中了她,便就是她吧。隻是這婚期,還是交給欽天監去定吧。”

皇後聽見皇上這麼說,頓時輕輕揚起一抹笑,轉移話題道:“皇上何不看看林家姐妹兩的?”

譚瑾已經把林靜與林微的都點評過了,放在了皇上麵前。

皇上先拿起左手邊的看了看,頓時鎖了眉頭,皇後和貴妃見狀,也不敢打擾,隻能靜靜地等著皇上看完。

半柱香的時間過去了,皇上的緊鎖的眉頭才總算慢慢鬆下來,笑道:“這姑娘寫的,前麵的尚且不評論,後麵的倒是還有幾分意思。”

皇後和貴妃同時鬆了一口氣,笑道:“皇上看的如此入迷,這姑娘寫的可好?”

皇上哈哈大笑道:“拿著這種題目去考姑娘家,到底是不妥,不過讓她們答著玩兒罷了。”

皇後心裏咯噔一下,悄悄翻開一旁的錦囊,看見題目就是一愣。所有的題目她都過了目,這其中根本沒有這道題!隻是皇後見皇上並無不悅的樣子,也隻好忍耐了下來,強笑道:“皇上可看過了另一位姑娘的?”

皇上聞言才拿起來右邊這一份,隻是掃了一眼,就道:“這詩句小六你給的評價倒高,隻是剛看過了那一份文章,倒覺得這些詩詞,索然無味起來。”皇上笑著搖了搖頭,放下了手中的宣紙。

皇後咬了咬牙,皇上這種反應可不在她的預期內。她沒湊近去看,也不知道做了這賑災題目的是林靜還是林微。她轉眼看了一下堂中微笑著的譚瑾,已經是風華正茂,有匪君子。

皇後心一橫,不管如何,林方智決不能被貴妃拉去。她當即道:“皇上覺得林家姑娘如何?”

皇上遲疑了一下,貴妃之前問這話是為了三皇子妃,但皇後名下的太子別說正妃了,連側妃都已經滿了,皇上一時拿不準皇後的意思,問道:“皇後此話何意?”

皇後笑著指了指堂中的六皇子譚瑾,道:“皇上定了三皇子的婚事,卻沒瞧著六皇子也是如此年紀了,該定下來了。他素日在宮外,無人操持,若是成了婚建了皇子府,皇上想來也放心些。”

皇上瞧了瞧立在堂中的六皇子,一時有些恍惚。

他恍惚想起了當初胡昭儀剛生下譚瑾的時候,他還是很喜歡自己這個小兒子的,特地取名為瑾,還尋了一塊上好的青玉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