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父子一行到達水西門碼頭時,江寧城已沉浸在一片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了。各大衙門、商號,以及有錢人家的大門口,早已張燈結彩,裝點一新。從他們那高高的圍牆裏傳出的不隻是爆竹的鳴響,還有各種誘人的香味和悅耳的管弦之聲,以及能使滿天雪花融化的熱氣!同治十年即將過去,楹柱上的舊桃要換新符了。人們在祭神祭祖祭天地,祈禱著新的一年裏,在祖宗神祇的保佑下升官發財,合家吉祥,平安順暢,事事如意。
乍看起來,江寧城是繁華的,安寧的,尤其是那秦淮河的畫舫絲竹,夫子廟的百業雜耍,胭脂巷的紅男綠女,貢院街的肥馬輕裘,更把這個六朝古都點綴得溫柔富貴、風流旖旎。細看卻不然。不用說城外那些燒磚的破窯裏,低矮的土地廟中,城牆邊一個接一個用舊席爛板搭成的小窩棚裏,就在城裏的屋簷下、橋墩下,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破爛棚子裏,不知蜷縮著多少奄奄一息的饑民乞丐、逃荒流浪者。他們麵黃肌瘦的臉孔,深凹失神的眼睛,用麻袋樹皮裹著的身軀,還有那就在他們不遠處躺著的一具具凍僵的餓殍,把江南第一城的繁華表象撕得稀爛,把同治中興的神話揭露無遺!
江寧城裏地位最高的衙門--兩江督署,迎來了它複建之後的第一個新年,本該盛妝濃抹、熱熱鬧鬧地慶賀一番,但由於它的主人素來儉樸,更因他在年前到城裏城外巡視了一遍,親眼見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景展現在他的治下,心情異常沉重。他吩咐家人隻在大年三十夜晚和初一早上放兩次鞭炮,其它日子一概不放,酒肉果品不可過豐,全家老老少少一律不做新衣,略比平日幹淨整齊點就行了。大門口除懸掛四個大紅燈籠表示吉慶外,所有一切與往日無異。
因九弟的到來,曾國藩的心情異常興奮,接連長談了兩個夜晚。曾國荃將在猛虎山上作客的一節暫時不提,先告訴他康福的消息。
”康福還活著?”曾國藩驚喜萬分,接著又喃喃自語,”那年打掃戰場,一直不見他的屍身,我便存著一線希望:莫非康福沒有死?果然現在還健在,真是天佑善人!”曾國荃把去東梁山訪康福不遇,見到其子,留下字條一事簡略地說了一下,又將康重著實誇奬了一番。
”你怎麼會知道康福隱居在東梁山呢?”康福還活著,給重病中的曾國藩很大的安慰。
”我在荻港碼頭上偶遇吉字營一舊部,聽他說起的。””哦!”曾國藩沒有再追問下去了,他兩眼望著燭光出神,好似在回憶與康福相處的歲月,好長時間才輕輕地說了一句,”不知康福什麼時候從武當山回來,我真想有生之日再見他一麵,我虧欠他的太多了!””這個容易。”曾國荃說,”過段時間派人把他接到江寧城來就行了。”也許是興奮過度的緣故,曾國藩的舊病又犯了:頭昏眼花,右腳麻木,耳鳴不止,一連幾天不能開口說話。同治十一年大年初一,曾國藩在仆人攙扶下,勉強出麵,接受江寧文武的祝賀,並率領大家望北向太後、皇上叩拜。儀式剛一結束,便又臥倒上。江寧官場新年互拜的閑聊中,都免不了一個重要話題:宮保曾侯病情嚴重。大家歎息著,說過去的軍營太艱苦了,這些年的公務又如此繁重,任是鐵人都難以支撐。也有人悄悄議論:老中堂的病主要來源於前年的津案,”外慚清議,內疚神明”,這種心靈深處的悔恨所造成的痛苦,要比勞累給人的傷害強過百倍。
兩江總督衙門更是籠罩著一片陰雲。歐陽夫人夜夜對著祖宗牌位默默禱告,祈求祖宗在天之靈保佑夫子早日康複。歐陽兆熊帶著幾個名醫天天進府診視。前年曾國藩在天津時寫信要兒子做棺材,紀澤兄弟不忍心做。眼見這次情形嚴重,紀澤悄悄地跟九叔商量,要不要把壽器先做好,並說有現成的建昌花板在。曾國荃想了一下,說:”遲早要做的,現在就做吧。”於是督署東側幾間雜房裏,三個木匠開始敲敲打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