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子眾多,自己並不是討他喜歡的那一個,所以對自己的關心屈指可數。而母後,不是不愛自己,但因為對長子,也就是當朝太子寄予了厚望,便事事優先考慮於太子,相比之下,宋喬的確是經常被遺忘。
宋喬拍了拍顧若抒的頭道:“你要記得你今天說的話。”
那一次見麵後,宋喬一如既往學文章,學兵法,學騎射,學一切身為一個皇子該學的東西。隻是偶爾他會想起那個有著靈動大眼睛,愛吃梅花糕,還說一定會記得自己的小姑娘。
十二歲那年,因為舅父郭戰覺得他是從軍的好苗子,所以宋喬跟著他去了邊關,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離開皇城之前,隱約聽說顧國公替女兒尋得名師,把她送到了千裏之外的杏林城學畫。
來到邊關時,宋喬發現,原來那裏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戰場上運籌帷幄,保家衛國,他不再是那位常常被人遺忘的三皇子
再見顧若抒竟然是六年後,中秋將至,宋喬隨舅父回皇城述職,而顧若抒回家探親。
十四歲的宋喬已開始在戰場上快意馳騁,嶄露頭角。而十歲的顧若抒也因小小年紀作出《荒山秋意圖》那樣的佳作而成為名動京城的才女。
宮中,一年一度的賞月宴,顧國公夫婦攜女赴宴。
不知道為什麼,當顧若抒出現的那一刻,宋喬的目光自然而然就追隨著她,這似乎是一種本能。雖然年僅十歲,還未長開,但她已初具秀美之姿。隻是此時的她,雙眸深邃不見底,再不如四歲時般清澈靈動。
宴會中途,顧若抒覺得氣悶離宴時,宋喬忍不住悄悄追了上去。
“顧小姐。”宋喬終於鼓起勇氣喊出聲來,他不明白,為何喊出她的名字竟然比上陣殺敵更難。。
顧若抒聞言轉過身來,卻眉頭微蹙,聲音清冷:“你是誰?”
那一刻,宋喬覺得有些受傷,這個小丫頭明明說過會永遠記得自己的,回頭卻把自己忘了個幹幹淨淨。其實細想起來也能理解,畢竟當初顧若抒
說那句話時才四歲,稚子之言,本來當不了真,偏生宋喬卻當了真。
沉默了一會兒後,他遞出用白色手絹包好的梅花糕,提醒她道:“我是宋喬。”知道她會入宮赴宴,所以特意準備了香甜軟糯的梅花糕,這下她總會記得吧。
然而,讓宋喬萬萬沒想到的是,看到梅花糕時,顧若抒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三皇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不愛吃梅花糕。”
宋喬滿頭黑線,這丫頭不記得自己就算了,連口味都變了,難道上次自己給她梅花糕喂多了,所以……物極必反?
顧若抒看著宋喬,眼中昔日的靈動全無,取而代之的是深邃不見底的眸色,那根本不像十歲小女孩的眼神,她淡淡地問道:“三皇子可有別的事?”
“啊?沒事。”宋喬回過神來,覺得自己的感覺或許錯了,在他的記憶裏,顧若抒很是活潑的。
“既然無事,那若抒先告退了。”說罷,她頭也不回地走了,徒留宋喬接著在那裏尷尬。
中秋過後,宋喬又隨舅父去了邊關,那裏才屬於他,有他一片天地。聽說顧若抒又匆匆回到了杏林城學畫,真是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姑娘,皇城裏的人都說,她的畫已是頂好。
第三次見麵又是四年以後。十八歲的宋喬已是皇朝最具傳奇的皇子,而他最為傳奇的事則是征戰北漠之時,一個月內連續攻陷十二座城池。如此年輕就建立這等卓越的軍功,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他成了皇城炙手可熱的皇子。而十四歲的顧若抒一年前已回到了皇城,傳聞中,已初露傾城之姿的她,亦是聰慧絕倫,畫作更是一絕,因此被譽為“京城第一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