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瞧著劉洋老實,幹活也是一把好手,他隻有三個閨女,早晚也得招個上門女婿,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劉洋不知道該咋辦,就向他娘求救。楊氏便說,大丫頭不錯。
翌日,劉洋就和宋家大姐結婚。
劉洋入贅,就像姑娘嫁進來,從此以後就是宋家人。宋父又是十裏八村唯一一個大夫,村裏人不敢把宋父往死裏得罪,再也沒說把楊氏和劉洋趕出去的話。
宋家大姐給劉洋生倆兒子,老大姓宋,老二姓劉,劉洋有後,打心眼裏把宋家當成家。
小兒子姓劉是宋家大姐提議的,劉洋的娘楊氏念著兒媳婦的好,儼然把兒媳婦當成閨女,而宋招娣就是她小閨女。
楊氏的身子骨不好,就在家照看兩個孫子。宋大姐知道婆婆對宋招娣的事也很上心:“娘,你看著點,俺走了啊。”
“快去上工,別遲了。”楊氏道,“招娣,那個鍾建國過來,你記得喊俺。”
“嬸子,沒事的。”宋招娣笑道,“倆孩子還在睡,你回屋看著他們,別醒來從床上掉下來。”
楊氏很疼兩個孫子,頓時顧不得再嘮叨,不過,到屋裏就豎起耳朵聽外麵的動靜。
一碗茶的工夫,楊氏聽到兒子的聲音,走到門口看到兒子身邊的男人,驚訝道:“長得一點都不像他爹。”
三人不約而同地看過去。
楊氏意識到失言,尷尬笑笑:“鍾同誌,來了啊。”
宋招娣的大姐夫劉洋頗為無語:“娘,別瞎說。人家鍾同誌長得不像爹,是像他娘,有啥好吃驚麼。”
劉靈沒見過鍾建國的爹,原主見過。當初趙銀來宋家說媒,就是跟鍾建國的爹一起來的。劉靈有宋招娣的記憶,知道鍾建國長得很像他爹。兩人看起來不像父子?鍾父跟在趙銀身後,唯唯諾諾,極為小家子氣。
鍾建國進來時昂頭挺胸,軍校畢業後又在軍中待多年,腰板筆直,正氣凜然,自然不像是他爹那個窩囊廢的兒子。
“進來坐,俺去倒水。”宋招娣說著話轉身回堂屋。
劉洋已經讓他媳婦幫他請假,也就沒出去,一邊招呼鍾建國進屋,一邊指著宋招娣的背影對鍾建國說:“這就是俺妹妹,宋招娣,她現在在村裏——”
“俺家隻有水,有點熱,等會再喝。”宋招娣打斷大姐夫劉洋的話,把劉洋結婚時置辦的瓷缸子拿出來招待鍾建國。
鍾建國進門後除了跟楊氏打聲招呼,就對宋招娣說了聲謝謝,可他的眼睛遠沒有他的嘴巴老實。瞧著院裏打掃的幹幹淨淨,旁邊有豬圈和鴨圈,絲毫聞不到屎臭,心下滿意,宋家的女人很勤快。
隨後發現宋招娣身上有圍裙,袖筒卷到胳膊肘,顯然在他來之前正在幹活,更加滿意,是個勤勞能幹的姑娘。
宋招娣也沒閑著,鍾建國一進來,宋招娣就看清他長得著實不錯,可惜沒她前世的偶像帥,氣質也不如她偶像。她偶像通身貴氣,鍾建國一身正氣。
招呼鍾建國喝水時,宋招娣注意到他手上有繭。宋招娣前世玩過射擊,一眼就看出鍾建國手上的老繭是常年握槍留下的。繭子很厚,說明鍾建國需要經常用槍,也說明鍾建國不是無能之輩,起碼不是個貪生怕死的慫貨。
宋招娣對此很滿意,說話時帶上三分笑:“姐夫,去幫俺請個假,俺想跟鍾同誌聊聊。”
鍾建國想看看王得貴是何方神聖,可他若是去了,在外人看來他不信任宋招娣,便笑著說:“你去吧。”
“招娣,俺跟你去。”劉洋怕宋招娣吃虧,放下給親戚們倒水的暖瓶跑過來。
宋招娣點了點頭,在她學生的帶領下,看到學校旁邊站著倆人。年齡大的有五十來歲,年齡小的那個二十左右。
“那個老頭是王得貴的爹。”原主沒見過王得貴的父母,劉洋認為宋招娣不知道,解釋給她聽。
不遠處的兩人聽到聲音猛地抬起頭。
“招娣——”
“回來!”王父一把抓住王得貴,“招娣啊,聽說你今兒結婚?”
宋招娣走到離王得貴有兩米遠的地方停下來:“是的。王叔,去俺家吃酒不?”
“不不,俺就不去了。”宋家沒有明確拒絕王家,宋招娣又突然結婚,王得貴大受打擊,王父看到兒子傷心難過,心裏埋怨宋家故意拖著他兒子。
王得貴一家是普通工人,心中有氣也不能把宋家怎麼著,王得貴的爹就去找王德貴的叔叔。
昨兒下午王叔叔聽說宋招娣今天結婚也很吃驚,而失戀的人不是他兒子,王家叔叔倒是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分析,宋家沒把話說死,是給他們王家留麵子。
王德貴的爹以前能聽進去,如今一看兒子難過的都哭了,王德貴的叔叔再怎麼解釋,他也不聽。
王德貴的叔叔就這麼一個哥哥,一個侄子,見父子倆一個氣憤,一個悲痛欲絕,便說他查查宋招娣嫁給誰,那個人家庭成分有沒有問題。
仔細查探,沒查到鍾家的事,畢竟鍾家在濱海市。反而打聽到鍾建國是大學生,還是個團長。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前提蛇得強。
王叔叔並不強,東海艦隊離這邊很遠,他也不敢得罪鍾團長。
王叔叔勸他哥和他侄子別去鬧事,權當不知道。
形勢不如人,王父歇了心思。王得貴得知鍾建國比他強太多,蔫頭蔫腦回到家,輾轉一夜沒睡,早上起來就要去小宋村見宋招娣最後一麵。
宋招娣看清王得貴眼底烏青,忍不住歎了一氣:“王同誌,你喜歡俺哪一點?”
“招娣,別說胡話。”劉洋提醒她。
宋招娣看向王得貴:“說不出來?”
“你,你是個大學生,識文斷字,還能幹活,長得還好看。”王得貴滿眼希冀,“招娣,俺真喜歡你。你別嫁給那個鍾建國,他,他不會對你好的。”
宋招娣笑道:“王得貴,你說的這幾條,來俺們村的幾個女知青都符合。”王父眼中一亮,宋招娣心裏咯噔一下,連忙說,“不過,她們以後也會回城。”
“你還想著回城?”王得貴眉頭緊皺,“上麵叫知青下鄉,你回不去的。”
宋招娣:“上麵是叫知識青年下鄉鍛煉,如果不準他們回去,以後城裏的工人老了,誰接他們的班?首長的秘書年齡大了,誰幫首長整理文件?誰幫首長接電話?”
王得貴啞口無言。
宋招娣本不想說這些,她怕王得貴的爹給王得貴娶個女知青,趕明兒恢複高考,知青返城上學,甩了王得貴:“鍛煉的時間可能是五六年,也有可能是七八年,俺覺得最多不會超過十年。”
“你說的都是真的?!”
宋招娣嚇一跳。劉洋下意識伸出胳膊擋在宋招娣麵前。王家父子猛地轉過頭。
“你是誰?”王得貴問。
宋招娣看清來人:“俺們村的女知青。”指著旁邊一人,“她就是個大學生,比俺長得好,比俺還白。王得貴,你覺得她咋樣?”
王得貴下意識看對方一眼,仿佛又看到一年多以前,剛剛從市裏回來,白白淨淨,一身學生氣的宋招娣。
“挺好吧。”宋招娣肯定道,“將來學校恢複上課,她還會回城。”
女青年點了點頭,證實宋招娣的話,又問:“同誌,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宋招娣道,“這句很熟悉吧?”
王得貴搖頭想說不,就看到兩位女青年連連點頭:“我們明白了,我們一定不會讓首長失望。宋同誌,謝謝你跟村長說叫我們去小學上課。”
“不用謝,俺知道你們有大學問。”宋招娣道,“首長覺得你們鍛煉的差不多了,會讓你們回去。就算首長覺得還不夠,工廠裏識文斷字的師傅們老了,也得招你們回去接班。以後的天下,是咱們青年人的天下。”
女知青來的時候滿心歡喜,壯誌雄心,立誌要在農村大幹一場。然而,發現農村和城裏差太多,茅房是露天的,擦屁股用樹葉,在小宋村呆一周就想回去。
她們都是自願來的,村裏沒收到上麵的通知,不敢放他們回去。沒有村裏的許可,身上沒有介紹信,出了村連縣裏的招待所都不能去。
幾個知青不得不繼續呆在村裏,跟著村民上山割草,下海撈魚。
宋村長昨兒去知青點找幾個知青談話,叫他們去小學當老師,知青們又驚又喜,興奮的大喊大叫,不忘向宋村長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