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出去看看(2 / 3)

村民看見他就笑,紛紛問是不是來給王得貴說媒。

王家叔叔老臉通紅,想繼續走又怕村民覺得他落荒而逃,便下車說他隻有一個侄子,偏偏非宋招娣不娶,他也沒辦法,隻能親自跑一趟。

村民告訴王得貴的叔叔,宋家來客人了,是宋招娣的表姨,從濱海市來的。

王家叔叔不相信這麼巧,推著車子到宋家門口,聽到從裏麵傳出來的普通話,透過門縫往裏麵看了看,有個女人衣著還挺好,不像是村裏人。王得貴的叔叔見狀,也就沒進去,直接推著車子走了,打算改天再來。

趙銀早年死了丈夫,就改嫁到濱海市鍾家。剛嫁到鍾家時,趙銀對兩個繼子很好,後來懷孕了也沒虧待鍾家兩兄弟。待她生個兒子,一出月子就把鍾家兄弟趕去公公婆婆家,什麼叫翻臉無情,鍾家兩兄弟算是切身體會到。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鍾家兩兄弟正長身體的年紀,被繼母趕到爺爺奶奶家,因爺爺奶奶工資不高,兩兄弟不敢敞開肚皮吃,經常半夜裏餓醒猛灌水。

一年後,十六歲的鍾家老大去國營服裝廠當學徒,沒有多少工資,好歹兄弟倆不用勒緊褲腰帶,半夜裏起來猛灌水。而鍾家老二也爭氣,得知上大學不要學費,學校還給錢,挑燈夜戰考上濱海海洋大學。

收到通知書那日,趙銀終於想起這兩個繼子,隨即把鍾家兄弟接回家住。可惜,鍾家兄弟早已被後娘傷透心。

在家用過晌午飯,兩兄弟再次回到爺爺奶奶家。

鍾家出個大學生,即便還沒去學校報道,以前瞧不上鍾家兄弟的人都帶著東西去鍾家道賀。

沒過幾天,還有人要給鍾家老大說親。不過,鍾家老大跟他爺爺奶奶擠一個屋,娶了媳婦也沒地方住,便全部回絕。

後來鍾家老大用自己攢的錢和鍾家老二在學校裏省下的錢在街角買塊地,蓋三間泥瓦房,房子落成才請別人給他介紹對象。

鍾家老二有出息,托了弟弟的福,鍾家老大結婚那天親戚鄰居都帶著禮物或者錢去道賀,包括狠心腸的趙銀。

可惜,鍾家老二依然不喜歡這個繼母,畢業後就前往申城,離家遠遠的。

大學生在軍隊裏可以說鳳毛麟角,因此鍾家老二一入伍便是海軍少尉。

趙銀看著繼子穿著軍裝回來,不敢苛待鍾家老大,也不敢找老大一家麻煩了。麵上笑嘻嘻,心裏不斷詛咒鍾家老二死在戰場上。

也許是趙銀的詛咒生效,鍾家老二的媳婦橫死街頭,撇下三個孩子。

鍾家老二是個軍人,沒法照看孩子,把三個孩子放到大哥家。鍾家老大願意幫弟弟看孩子,可是他們家還有倆孩子。

鍾家爺爺奶奶已去世,公公婆婆不可能幫著看孩子,鍾大嫂一人看五個孩子,根本照看不過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鍾大嫂建議小叔子再娶。

鍾家老二沒意見,隻是擔心沒人願意嫁給他,而願意嫁給他的人又照顧不好仨孩子。

這事不知怎麼傳進趙銀耳朵裏,趙銀就跟鍾大嫂說她有個人選,隻是不知道有沒有嫁人。

鍾家大嫂不信繼婆婆能幹出什麼好事,可是別人一聽老二有三個孩子,想都沒想就搖頭拒絕,導致鍾大嫂隻能把希望寄在狠心腸的繼婆婆身上。

隨後,趙銀帶著幾斤青菜、一斤梨,一斤炸果子和半斤豬肉去小宋村說親。

宋招娣依然沒忘記四年前,她和她娘去鍾家時,趙銀有多瞧不起她們,也覺得趙銀此次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什麼好心。

乍一聽趙銀來了,宋招娣都沒收拾一下,圍著粗布圍裙就從廚房裏跑出來。

不去村裏小學上課的時候,宋招娣就幫家裏幹活,跟她娘一起到海邊撿海瓜子。整日裏風吹日曬,回家一年多的宋招娣又變成又黑又瘦的土妞。

趙銀打量宋招娣一番,很是滿意,緊接著說她給宋招娣說門親事,不是外人,是她第二個繼子。

鍾家老二是大學生這件事,宋家人聽親戚說起過。宋母估摸著鍾家老二的年齡,就問他快三十歲了,怎麼還沒結婚。

趙銀說結婚是結婚了,婆娘前些日子死了。

宋母不算頂聰明也不傻,沒有問鍾家老二有沒有孩子,而是問娘死了孩子咋辦。

趙銀心裏咯噔一下,以為表妹知道老二有孩子,尷尬地笑笑,就說要是沒孩子,憑鍾家老二的條件也輪不到宋招娣。

宋招娣冷笑一聲,宋母楊氏起身送客,礙於兩家是親戚就沒把話說死,隻說一家人還得再商量商量。

宋招娣考上大學的那年三年困難時期剛剛過去,老百姓的日子稍稍好過一點。小心眼的趙銀怕娘家人打秋風,就一直沒跟娘家人聯係,因此不知道宋招娣是個大學生,一直認為宋招娣連她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趙銀見宋家人臉色不自然,誤認為他們一時接受不了鍾家老二有仨孩子。而她又覺得即便有孩子,宋招娣一個農村女能嫁給大學生也是她前世修來的福氣。到家便跟鍾大嫂說這事成了,叫老二盡快回來。

九月二十三日,宋家收到一封趙銀從市裏寄來的信,信上說鍾家老二國慶節後回來。

宋母不知道該怎麼回信,便問宋招娣怎麼打算的。

宋招娣想也沒想,就說誰都不嫁。可是回到自個屋裏,思索著她不嫁給鍾建國,王家就會三天兩頭過來詢問她有沒有考慮清楚。

鍾家和王家都不選?她已經二十二歲,最多在家過兩三年,兩三年後還是得嫁人。到那時候對方的條件可能還不如鍾、王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