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自動防盜功能(?w?)購買比例是60%
“要俺咋辦?去喊招娣起來。”
“小點聲, 俺三更天起來上茅房, 招娣屋裏還有動靜,俺估摸著昨兒夜裏又偷偷哭呢。”
…… ……
宋招娣,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 日本宣告投降的當天傍晚出生。
一九六三年考上濱海師範大學, 是小宋村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名大學生。
一九六三年,初秋, 宋招娣帶著村裏、鎮裏以及縣裏獎的錢和她娘前往濱海市。
下車後, 娘倆沒去濱海師範大學報道,而是先向一處筒子樓走去。
正當晌午,筒子樓上上下下彌漫著各種飯菜香。宋招娣仔細對比手裏的地址,又看到門上有個“鍾”字, 衝她娘點了點頭。
隨即,宋母抬手敲門。
片刻, 門敞開, 五十歲上下, 麵色紅潤,嘴角含笑的婦女出現在宋家母女麵前。宋母揚起笑臉:“表姐。招娣,快喊人, 這個就是你表姨趙——”
“你怎麼來了?”趙銀眉頭緊皺, 聞到魚腥味, 往後退了退, 滿臉厭惡, 打斷宋母的介紹。
宋招娣臉色微變,準備解釋。趙銀再次開口,極其不耐煩:“我這會兒正忙,沒工夫招待你們,有什麼事回頭再說。”
宋母的臉刷一下通紅,異常尷尬。
宋招娣留意到筒子樓裏正在做飯的人都往鍾家這邊瞅,抓住宋母的胳膊:“娘,咱們走!”
宋母踉蹌了一下,扭頭發現閨女神色不佳,胸口隱隱發悶:“那,表姐,俺們回去了。”
從筒子樓裏出來,宋母看著麻袋裏裹著的兩條幹鰻魚,臉色極為複雜:“本想給你表姨,唉,閨女,你帶去學校。”
“我身上有錢,趕明兒學校還給我錢,你帶回家自己吃。”宋招娣回頭看一眼筒子樓,忍不住咬咬牙,“以後別再跟她家來往。”
宋母:“說啥傻話,再怎麼說也是你表姨。”
“那俺不說!”宋招娣一個姑娘家到濱海市上學,第一次離家百裏地,整個小宋村的人都不放心。
宋母想到她姨的閨女改嫁到市裏一戶姓鍾的人家,便找村裏人換兩條大鰻魚,希望表姐看在鰻魚的份上幫她照看一下宋招娣。
宋母聽著聲音不對,扭頭一看閨女眼眶微紅,想哭卻強忍著,鼻頭一酸:“是爹娘沒本事,害得俺閨女跟著俺——”
“是的,沒能攤個好親戚。”宋招娣打斷母親的道歉。
宋母頓時哭笑不得。
宋招娣哄好她娘,心裏卻沉甸甸,表姨趙銀看見她們像看見蛆蟲似的表情始終揮之不去。
入學半年,被海風吹得黝黑的皮膚變白,圓臉大眼高鼻梁,長挑身材的宋招娣沒了土氣,抿嘴一笑,梨渦若現。回到家中,宋招娣迎來全村人誇讚,無外乎上了大學果然不一樣。
一九六/四年,正月,過了個好年的宋招娣氣色更佳,回到學校裏,宋招娣也成了濱海師範大學裏的一道靚麗風景。
沒過多久,便有膽大的愛慕者偷偷找宋招娣搭話。
宋招娣對男同學的示好絲毫不感興趣,無意中從同學口中得知對方家境殷實,還有海外關係。表姨厭惡的模樣再次浮現腦海時,暗暗發誓要成為人上人的宋招娣接受了對方示好。
一九六六年,開春,大三的下學期,宋招娣覺得跟對方相處有兩年了,感情極好的兩人論及婚嫁,宋招娣滿心雀躍打算放暑假就帶對象回家,對方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
多方打探,宋招娣才知道她對象家庭成分有問題,怕“紅小兵”查到他家,一家人偷偷搭船去港城了。
對象逃跑,宋招娣異常難過,又怕學校裏的“紅小兵”查到她和對方是男女朋友,一九六六年五月初,學校一停課,她便以幫家裏收稻穀為由跑回小宋村。
此時宋招娣所在的紅崖鎮上的高中也停課了,宋招娣提前回村倒也沒人懷疑。宋母倒是察覺到閨女神色不對,沒等她理出頭緒,就有人給宋招娣說親。
宋招娣剛失戀,沒心情跟別人處對象。礙於男方的叔叔是鎮領導,宋父不好得罪,便說宋招娣還沒畢業,婚事等她畢業以後再說。
對方父母認為宋家看不上初中沒畢業,在工廠上班的兒子,非但沒生氣還覺得正常。畢竟宋招娣是建國後十裏八村唯一一名大學生。托媒人去宋家提親時,根本沒指望宋家會同意。
男方的叔叔也覺得侄子異想天開,知道他被宋家拒絕,就說侄子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自然也沒去宋家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