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五迷三道(2 / 2)

女知青來的時候滿心歡喜,壯誌雄心,立誌要在農村大幹一場。然而,發現農村和城裏差太多,茅房是露天的,擦屁股用樹葉,在小宋村呆一周就想回去。

她們都是自願來的,村裏沒收到上麵的通知,不敢放他們回去。沒有村裏的許可,身上沒有介紹信,出了村連縣裏的招待所都不能去。

幾個知青不得不繼續呆在村裏,跟著村民上山割草,下海撈魚。

宋村長昨兒去知青點找幾個知青談話,叫他們去小學當老師,知青們又驚又喜,興奮的大喊大叫,不忘向宋村長道謝。

鍾建國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團長,村長覺得鍾建國前途無量,看在鍾建國的麵子上,跟知青們說此事是宋招娣的建議,要謝就去謝她。

知青們沒收到宋家邀請,想去宋家道個喜也不好意思去。如今不讓他們上山下海,幾個知青閑著沒事就窩在村小學裏呆著。

聽到“招娣”倆字,在院子裏掃地的女知青還以為聽錯了,出來一看是宋招娣,正想開口道謝,聽到“返城”頓時啥也顧不得了。

宋招娣一席話,兩位女知青的鬥誌又回來了。

高中沒畢業的女知青開口道:“宋同誌說得對,以後的天下是青年人的天下。宋同誌,你才是有大學問的人。我就不如你。將來恢複高考,我也要考濱海師範大學。”

“你有這份心挺好。”宋招娣道,“村長在俺家吃飯,俺回頭跟村長說一聲,去鎮上或者縣裏找些書,你們多看看,看會了別忘記教俺們村的小孩。”

兩人大喜,異口同聲道:“謝謝宋招娣同誌,我們不會忘。”

宋招娣聽到“同誌”倆字就別扭,她如果不讓人家喊她“同誌”,她就是個另類,忍著起雞皮疙瘩的衝動,宋招娣笑道:“客氣了。王得貴,還有沒有事?沒有的話俺回去了。”

王得貴以前跟宋招娣說過幾句話,即便知道宋招娣是個大學生,也沒覺得他倆有多大差距。然而,宋招娣脫口說一串話,他隻聽清楚“苦其心誌”。兩個女知青不但聽清楚,還聽懂了,不想承認也得承認,他和宋招娣差很多。

“你,你回吧。”王得貴神色複雜,“那個鍾建國要是對你不好,你跟俺說,俺去揍他。”

劉洋皺眉:“有俺在,用不著你。王叔,俺們回去了。”

“回吧。”王得貴的爹也看出他兒子和宋招娣之間的差距,麵對兩位女知青的打量,臉色微紅,“讓你們看笑話了。”

兩位女知青擺手,上過大學的女知青開口:“叔叔,宋招娣同誌說國家以後還得靠我們,我覺得宋同誌說得很對。你兒子若是真喜歡有學問的姑娘,現在開始學習還不晚。”

“真的?”王得貴的爹很羨慕在鎮上上班的弟弟,他老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可他隻有一個兒子,王得貴不願意學,他不舍得打,不舍得罵,“得貴,聽見這位同誌說的沒?從現在開始好好學,以後說不定還能見著招娣。”

王得貴不信:“真能見著?”

“以後恢複高考,你也考濱海海洋大學,分配到部隊裏,肯定能見著宋招娣同誌。”女知青不想說,她見王得貴挺可憐,“你有什麼不會的,可以去學校裏問我們。”

王父大喜:“謝謝兩位同誌。兩位同誌以後遇到什麼困難,也可以去鎮上找俺。俺雖然沒本事,但俺弟弟厲害。”

“招娣,他們在說啥呢?”劉洋回頭看一眼,見王得貴和兩個女知青聊得火熱,“不會找咱家麻煩吧?”

宋招娣:“他們不敢。姐夫,大外甥明年就可以上一年級了,你和大姐得重視起來。你們必須記住,知識改變命運。”

“咱爹也說過。”劉洋道,“俺再去找一輛自行車,下午送你和建國去縣裏?”

宋招娣:“謝謝姐夫。”

“一家人別說這種客氣話。”劉洋望著宋招娣走到家門口,王家人也沒偷偷跟過來,才去借自行車。

下午一點左右,親戚吃好飯回去,鄰居幫忙收拾桌子的時候,宋招娣回到她屋裏,就拆開她娘給收拾的行禮。

鍾建國跟著走進來,看到她的動作,很是奇怪:“你在做什麼?咱們一會兒就走。”

宋招娣翻翻找找,果然從原主的一雙沒舍得穿的襪子裏翻出一疊錢。

鍾建國睜大眼:“這,這不是我給嬸子的錢?怎麼會在你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