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大娃他們能考好就是多做題?”裴玉玲問。
宋招娣笑道:“還得有個聰明腦袋。開玩笑,開玩笑,多做題是為了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比如數學,每做一題要想想都用到哪些公式,這樣才有用。別的我不能保證,有校長他們編的書,至少能提高三五十分。”
“三五十分?”肖秀容睜大眼,“照你這麼說,如果我高考前看半年,能考上本科?”
宋招娣點頭:“上麵的題目全部吃透的話,一定能考上。”
“嫂子,你回去就跟大哥說一聲,叫他催催。”肖秀容道,“我大侄女後年參加高考,她的成績不好,我弟媳婦叫她上衛校,那丫頭不願意,提起這事就跟她媽鬧。”
裴玉玲:“我回去就說。”
宋招娣覺得麵差不多了,就開始擀麵條。隨後又煎四個雞蛋,一人一個。
裴玉玲看到她的動作連忙說:“別煎雞蛋了,留著給三娃他們吃。”
“我們家就是雞蛋多。”宋招娣道,“原來養十多隻母雞,每天一人倆雞蛋。大娃他們去學校,我們怕雞蛋太多吃不完,八月十五的時候還殺了兩隻。對了,等你們走的時候,我給你們拿點鹹雞蛋和鹹鴨蛋。我們家醃兩壇,得有兩百多個。”
裴玉玲睜大眼:“這麼多,你們怎麼吃?”
“嫂子,他們家九個人,自立和更生沒回來,還有七個呢。”肖秀容道,“一人一天一個,等開學的時候,也該吃的差不多了。”
宋招娣笑道:“是的。不過,吃太多鹽對身體不好。我們隔一天吃一次,這次吃完就不醃了。幾個孩子都吃膩了。”
“除了雞蛋也沒什麼吃的。”裴玉玲道,“我有一天聽老爺子說,再過些天廢除布票、肉票,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你們還是醃點吧。總好過整天吃青菜。”
宋招娣:“鹹雞蛋沒有鹹鴨蛋好吃,他們想吃,我就醃點鴨蛋。”
“哎,你怎麼都不激動?”裴玉玲皺眉,“我跟我娘家嫂子說起這事,她高興的都快跳起來了。”
宋招娣笑道:“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就知道離廢除那些票不遠了。”
“就憑這一點,你就看出來了?”裴玉玲不信。
宋招娣點頭:“工廠什麼的都已經恢複生產,對內改革能改革什麼?肯定是民生啊。”
“我的天呢。”裴玉玲上下打量她一番,“我聽老爺子說要廢除那些亂七八糟的票的時候,還問為什麼廢除。老爺子要是知道你這麼想,估計都恨不得你是他兒媳婦。”
宋招娣笑道:“鍾建國也看出來了。”
“你們家鍾師長長得就不一般。”裴玉玲脫口道。
宋招娣啞然失笑:“長得好看跟個人能力沒什麼關係吧。”
“我不是這個意思。”裴玉玲道,“我的意思鍾師長單看人就與眾不同,能猜到別人猜不到的很正常。”
宋招娣:“我還與眾不同呢。”
“你也是。”裴玉玲道,“一般人,不對,不一般的人也不敢嫁給有三個孩子的男人,但你敢。”
宋招娣:“我也是圖他的日子。”頓了頓,“我知道鍾建國是大學生,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未來肯定很不一般。”
“還是你看得長遠。”裴玉玲點頭,“我當初嫁給老肖,其實也是看中他們家日子。早年遭到打壓,我也後悔過,幸虧咬咬牙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