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姓楊,沒給正個八經的名字。兒子叫劉洋。宋母瞧著楊氏的手凍爛了,劉洋瘦的跟個鬼一樣,便留母子二人先住下,開春天暖和了再走。
天大地大,楊氏母子卻不知道該去何處。宋母見其可憐,便帶著他們去找村長,村長做主給娘倆二畝荒地。
宋招娣若是沒把人帶回來,宋母看不見就不會多管,如今看見了,見不得母子二人活活餓死,便繼續收留母子二人,直到地裏見稻穀。
七年前,全國大災難蔓延到小宋村,家家糧食緊缺,村裏幾戶人家便向村長建議把楊氏母子兩個外姓人趕出去,能省一點口糧是一點。
小宋村靠海,地裏沒得吃還能出海撈點魚蝦。別的地方不靠海,沒得吃就隻能等死。
村長不是個大好人,也不是個大惡人,知道外麵的情況,一旦把楊氏母子趕出去,娘倆隻有死路一條。晚上趁村裏人都歇息了,村長去宋家說這件事,楊氏母子嚇得臉色煞白。
村長給出個主意,劉洋入贅宋家。
宋父瞧著劉洋老實,幹活也是一把好手,他隻有三個閨女,早晚也得招個上門女婿,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劉洋不知道該咋辦,就向他娘求救。楊氏便說,大丫頭不錯。
翌日,劉洋就和宋家大姐結婚。
劉洋入贅,就像姑娘嫁進來,從此以後就是宋家人。宋父又是十裏八村唯一一個大夫,村裏人不敢把宋父往死裏得罪,再也沒說把楊氏和劉洋趕出去的話。
宋家大姐給劉洋生倆兒子,老大姓宋,老二姓劉,劉洋有後,打心眼裏把宋家當成家。
小兒子姓劉是宋家大姐提議的,劉洋的娘楊氏念著兒媳婦的好,儼然把兒媳婦當成閨女,而宋招娣就是她小閨女。
楊氏的身子骨不好,就在家照看兩個孫子。宋大姐知道婆婆對宋招娣的事也很上心:“娘,你看著點,俺走了啊。”
“快去上工,別遲了。”楊氏道,“招娣,那個鍾建國過來,你記得喊俺。”
“嬸子,沒事的。”宋招娣笑道,“倆孩子還在睡,你回屋看著他們,別醒來從床上掉下來。”
楊氏很疼兩個孫子,頓時顧不得再嘮叨,不過,到屋裏就豎起耳朵聽外麵的動靜。
一碗茶的工夫,楊氏聽到兒子的聲音,走到門口看到兒子身邊的男人,驚訝道:“長得一點都不像他爹。”
三人不約而同地看過去。
楊氏意識到失言,尷尬笑笑:“鍾同誌,來了啊。”
宋招娣的大姐夫劉洋頗為無語:“娘,別瞎說。人家鍾同誌長得不像爹,是像他娘,有啥好吃驚麼。”
劉靈沒見過鍾建國的爹,原主見過。當初趙銀來宋家說媒,就是跟鍾建國的爹一起來的。劉靈有宋招娣的記憶,知道鍾建國長得很像他爹。兩人看起來不像父子?鍾父跟在趙銀身後,唯唯諾諾,極為小家子氣。
鍾建國進來時昂頭挺胸,軍校畢業後又在軍中待多年,腰板筆直,正氣凜然,自然不像是他爹那個窩囊廢的兒子。
“進來坐,俺去倒水。”宋招娣說著話轉身回堂屋。
劉洋已經讓他媳婦幫他請假,也就沒出去,一邊招呼鍾建國進屋,一邊指著宋招娣的背影對鍾建國說:“這就是俺妹妹,宋招娣,她現在在村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