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安南王李青珍府上,此時正在進行一次雖然隻有父子三人,卻是十分隱蔽的家庭議會。李青珍便是當年鎮守旗雲關的水朝重將,因龍易天的勸降,在西北流民大舉進犯皇城時,李青珍與龍易天一起揮師南下,使龍易天取水家王朝而君臨天下。為了回報李青珍的相助之功,龍易天也信守進關前的承諾,將自己同父異母妹妹嫁給李青珍為繼室,封他為安南王,又將其長女李桂英指婚給四子龍浩青為妃。上個月的八月二十日,李青珍的長子也就是世子李芹陪世子妃去皇城西郊的天齊廟進香,回途遇上一夥蒙麵人襲擊,好在這天帶去的王府侍衛武藝高超,前來襲擊的蒙麵人也隻三四人,李芹夫婦才沒有受傷。但是世子妃因受了驚嚇,回王府後腹痛不止,失去了三個多月的身孕。
這次家庭議會,李青珍告誡兩個兒子道:“以後隻要府中家眷出去,定要多帶幾個侍衛,也盡量不去偏僻的地方。雖然現在京城的水家王室已經沒有後人,但其他地方肯定還有水家的殘餘勢力在,他們肯定還記著我們李家的引龍族入關之恨。眼下雖然我已經封為安南王,但皇上的心思如何,誰也看不透。要穩固我們這個家的長久富貴和安寧,必須要有讓皇上忌諱我們,放心我們的長久之策。眼下你們的姐姐桂英雖然已經是建功卓越的四皇子正妃,但我看她生的這個世子身子骨很不好,她們母子似乎都不得靖安王喜歡。你妹妹桂蓮說喜歡這個四皇子,皇上也曾說可以讓桂蓮進靖安王府。可是昨天皇上又召我進宮,告知我說讓桂蓮進太子府,我已經答應了。眼下你們兄弟兩雖然職務不大,但也算得上是皇親國戚,為防萬一,做人做事千萬不能張揚。等桂英和桂蓮多生下生下王子皇孫,根基穩固,我們家才能真正無虞。”
世子李芹道:“父王放心。上次進香的事情,我已經吩咐人千萬別讓外人知道,我也讓王府增加了一些侍衛。桂蓮若能進入太子府,生下兒子,以後至少也是個貴妃,去太子府總比去靖安王府好。”李青珍次子李芝道:“可是我昨晚在後花園看到妹妹,她可很不高興呢,她說她隻喜歡四皇子,所以就是做小也心甘情願去。我雖然勸說了她一番,隻怕她一時還想不開。”
李青珍聽了道:“論理,四皇子身上更有那麼一種霸氣,但他性子固執,臉上也總冷冰冰的,讓人看不透。昨日皇上還告知我,讓靖安王去監造皇陵,說是要磨磨他這樣的執拗性子。太子雖然出眾,但做事手段不是一般的狠。不過皇上這次改主意未必不是好事,桂英他們姐妹分別到太子府和靖安王府,總比留在一個王府好些。桂蓮的事,我會親自跟她說,陳明厲害,她若是聰明人,會知道我這個父親的良苦心的。”父子三個又商談了好久,才分別散去。
午後,李青珍在書房,對身邊的親信李忠道:“去後堂將二郡主請來,就說我有事情找她。”李忠應聲而去。不一會兒,二郡主桂蓮過來,給李青珍行過裏,問道:“不知道父王喚女兒來何事?”李青珍道:“蓮兒,我聽你二哥說你心情不好,可有此事?”桂蓮聽了道:“父王,女兒不願去太子府,女兒隻想去靖安王府。”
李青珍道:“蓮兒,為父正要和你說此事。你可知道,今天我們這個王府的富貴從何而來?”桂蓮道:“自然是父王建功立業而來。”李青珍歎氣道:“女兒隻猜對了一半。你父王我十四歲入軍營,二十歲中武舉,經過多少波折才成為一方豪傑。當初水家王朝因災禍年年,民不聊生。邊關外族興起,國內流民作亂。所以為父才審時度勢,投靠了當今天子,才建有這番功業。為父知道你喜歡四皇子,現在是皇上讓你進太子府,你不願意,心裏不好受,為父都可以理解。但是女兒你可要知道,站得高也容易摔得重。三個異姓王中,隻有我們安南王府位極人臣。宦海沉浮難料,為了我們安南王府可以長久不衰,你去太子府,比去靖安王府會好得多。四皇子平常都冷冰冰的,性子孤僻固執,皇上也常因為他大為生氣。你姐姐在靖安王府,你自然知道她過得怎麼樣。現在皇上還健在,一旦太子登基,隻怕他這樣的性子終究會吃虧的。而你去太子府,太子的文治武功不可能比四皇子差,他年紀還不到三十歲。將來你隻要有孩子,太子繼位後你至少也是個貴妃。就是不能給我們府上帶來大富大貴,也足以使我們府上相安無事。所以蓮兒,聽父王的話,高高興興去太子府,好好伺候太子。女兒文武俱通,比你姐姐更有靈性,父王相信你一定可以過的好好的,也更有能力為我們安南王府分憂。”
桂蓮聽了,沉靜了好一會,才幽幽說道:“那我聽父王的,父王若沒有其他事情,女兒回屋子去了。”李青珍道:“去吧,好好歇著。記住,這個月底太子府會來迎娶你。希望女兒不會讓父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