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醉睜開眼睛的時候,是被身旁一簇小小的火苗給烤醒的。那火苗子呈幽藍色,懸浮在空中,雖然燒得不旺,但熱力十足,織醉暗歎若是再晚一點醒過來自己怕是要被烤成芝麻烙餅了。
織醉從地上爬起來,用嘴吹了一口,想要把火吹熄,結果那幽藍的火苗一下子燒得更猛,差點把她的眉毛齊齊給燒焦了。
“這是什麼火,真是邪門了。”
“天元真火。”
洞簫一樣好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嚇得織醉呀的一聲驚叫。
師父怎麼也在這裏?這火是師父點的麼?
她轉過頭,果然見到韓湘子一身清碧的長衫孤立在太液飛瀑下的潭邊,手中握著他那一支古雅的長簫。
“師父。”織醉小心地喚了一聲,繼而又看了看那團浮在半空中的幽藍火焰,笑意染滿了麵容。
“嗯。”淡淡一應,他道,“修心已靜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 ,若太過執著,隻會適得其反。”
“醉兒隻是,想快一些學會。”織醉埋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隻是想快一點有所成,快一點讓師父開心。
“你尚且是凡人之身,不必如此強求於修煉。”
“可是……”織醉欲言又止。
“醉兒,你可聽過,‘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一說?”
“魔也能成為佛麼?醉兒不知。”
韓湘子一邊負手向她走來,一邊道,“魔隻是被一時的執念所困惑,若他能放下執念,便可擁有一顆佛心,不再為惡。”
“師父的意思是,魔也可以是好人?”
“可以這麼說。”韓湘子帶著她走到了飛瀑積潭流下棲月峰的崖邊,道,“醉兒,站在這棲月峰上,你看到了什麼?”
織醉走得靠邊一點,風大得吹得她整個人快飛起來。
“回師父,醉兒隻看到蓬萊山。”
“此時的蓬萊山和往日的蓬萊山,可有何不同之處?”
不同之處。
山下的人變得渺小如蟻,白雲如海在腳下舒卷自如,仿佛觸手可及。
“更加寬廣了。”
“是的,俯瞰的視野是寬廣的。可是,太過廣闊的視野,反而會突出自己與世界的差距。以至於無論如何,也不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平常人的視野,隻是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但是,修道人的視野,卻是心中所感念到的。”韓湘子淺綠的衣袂被山崖上的風卷裹翻飛,他的身形卻還是那麼清挺如修竹。
他看著織醉,“比起你自身生存所能體驗到的狹小空間,更應該心懷萬物,不應有所執念,包容整個世間的廣闊風景,用最寬廣的佛心去感悟這世界。”
織醉第一次聽到他說了這麼多話,頓時覺得整個世界順著海天在眼前鋪展開來,似乎沒有一個角落自己看不到,沒有一個聲音自己聽不見。
整個人仿佛俯瞰眾生的神祗一般,看著人間的生生死死,花開花落。
可是這感覺卻如此孤寂,如此冷清。
這,便是師父眼中的蓬萊山,這,便是師父眼中的世界麼?
日日一人站在高處俯瞰一切,心中不由自主生出的,竟是一份超然的孤絕。
望著韓湘子依舊無塵的眸子,織醉突然覺得懂了他一些。
在心中微微一笑,師父,從今往後,就有醉兒會一直陪著你,在你身邊了。
今後俯瞰這蓬萊山,你再也不是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