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入凝真觀(1 / 2)

就這樣一路坎坷,兩個時辰後他們終於登上了神女峰峰頂。此時天際已罩上一層昏黃的光,如塵埃般披覆在巫峽百裏山水間。

但登上峰頂後,二人才發現根本就沒有到達目的地,四下尋找,終於見到了一座古樸的祠廟,隱匿在半山腰的龍脈之中。

那應該就是神女祠了。

織醉握著帕子的手更緊了,生怕被山林裏叢生的荊棘掛破。

下山頂之時,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幸虧天上升起了一輪滿月,清輝如銀,照得山路隱約可見。

走在前麵的織醉突然停住了腳步,她正前方三步開外處,在野草雜生的草叢裏立有一塊頹敗蒼古的青石碑,碑身已斷去了半截,但剩下半截上還能看得清楚刻有幾個大字:神女祠。

抬頭向前望去,淡淡月光之下,前方的樹叢中隱隱有一團大的黑影,依稀似是祠堂廟宇的模樣。

再走了數十步,轉過一片茂盛的樹林,眼前闊然開朗,一座粉牆黛瓦的小小廟宇,還帶著一個同樣小巧的庭院。庭院之中,疏疏落落地伸出幾根老樹的枝椏。

從這廟宇的規模大小看,遠遠不能與蓬萊七重殿相比,甚至不如其中任何的一間偏殿那麼壯觀輝煌。虧得船工們還在一路上一個勁地對他們說,他們是如何感激瑤姬娘娘,而神女祠的香火又是如何旺盛。

廟前庭院中央,一個半人高的石香爐當中,插著不少燒得隻剩下一小截的、粗如兒臂的香燭,一段一段的線香;地上到處都是一堆一堆的紙灰;就連院中兩棵古樹的樹幹上,都披滿了各種大小不一的紅綢紅綾,有的紅綢已被風雨洗去了鮮豔的紅色,有些地方還泛出微微的白色,看得出掛在這裏的時日已不算短了。

不得不承認,此處廟宇雖然陳舊狹小,但依山臨水,靈秀天成,藉著周圍山河的形態走向,隱隱透出一種不凡的氣勢。

廟宇前的院門上方,懸著一塊黑漆方匾,漆色已略有些脫落,上書三個凝重而又不失灑脫的隸體大字:

凝真觀。

“凝真觀?”

織醉站在那古樸蒼涼的凝真觀的台階上,開始猶豫不前。

段夜光倒是清醒異常,在身後提醒她道,“此處就是巫山神女瑤姬的祠廟了,你可還記得所來為何?”

“當然記得!”織醉堅定回聲,隻聽“吱呀”一聲,凝真觀正殿緊閉的兩扇木門,被織醉伸手緩緩推了開去。陳舊的門軸相互摩擦,在暗深寂靜的夜裏,發出極其嘶啞幹澀的聲音。

織醉一腳邁進那桃木門檻。段夜光緊隨其後。

進了門才見一座極小的祠堂,門窗零落,借著月光依稀可以看得清,房中堆滿了破桌爛椅之類的廢棄雜物。

觀中沒有燈火,也看不到一個人影,連守香火的道人都沒有一個。

據船家所言,這凝真觀中,向來便沒有守廟之人長駐,也不接納四方雲遊的僧尼道士。隻是在每年立春時節,巫山百姓會自發前來觀中,舉辦盛大的一場廟會,廟會結束之後,除了進香的善男信女之外,觀中又是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