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番外-最終(2 / 3)

隊長家在村頭,距離知青點要繞過村外一條路。

好在幫忙的幾個小夥子給力,抗包拿東西不在話下,江秋月隻需挎著帆布包跟在後麵。

一路上遇到去送水的人,很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還有不遠處勞作的農人,遙遙看過來一眼,大家都知道知青點來了新人。

江秋月也在觀察他們,不同於見過的大隊書記幾人和隊長一家的穿著,普通人一般都逃不開藍灰黑三色,衣服上好點的手肘肩膀巧妙地打上補丁,艱難一點的基本都是補丁落補丁洗的發白的樣子。

從京都到這裏,她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貧困現象。

怪不得以前聽老人回憶舊時侯老是念叨那一句: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不過,如今初春已至,萬物複蘇,新綠的顏色早已蔓延在原野上和村莊裏,處處生機,倒也不顯得一片都是灰撲撲的。

田野上一番熱鬧勞動的繁忙景象,知青點確實安安靜靜的,都下地掙工分去了。

幾間土胚房緊挨著聳立在村邊小路旁,搖搖欲墜的像是隨時要塌了,還好屋頂是土瓦而不是茅草,不然到冬天可怎麼活。

送他們來的小夥子手一指,告訴他們這裏就是知青點,他們以後住的地方。

江秋月和林文清對視一眼,再看看危房一樣低矮老舊的土胚屋,無語凝噎。

看隊長家是青磚房還以為知青點至少也是磚造的,結果就這樣。

以兩人原來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住這種房子簡直難以想象。

落差不要太大!

青磚瓦房在黑夜中透出點點燈火,進門看到屋裏小燈泡的昏黃亮光。

躺屋裏坐著幾個人,那天給江秋月看診過的赤腳醫生也在。

“咋樣了?”柳建國進門就問,隊長兒子說還在咳血,燒退不下去。

裏屋傳來一陣哭聲和不間斷的小孩子咳嗽聲,隊長兒媳婦一邊照顧兒子一邊在抹眼淚。

赤腳醫生正翻著他的藥箱子配中藥湯劑,但是中藥需要熬煮,起效慢。

江秋月聽他說皮蛋咳嗽有幾天了,起先沒在意,等發燒嚴重了才去衛生站拿藥吃。

誰知今兒晚上突然咳嗽的停不下來,還吐了血。

赤腳醫生過來一看,診斷是重感冒引起的急性炎症,最好有能治炎症的快效藥,不然隻能灌猛劑子保住命再說了。

虎狼之藥對身體損害大,何況還是個小孩子。

柳建國本打算去借拖拉機拉去縣城衛生站,但是大晚上的山路走不了,拖拉機根本開不動。

小孫子的病情來的太急拖不到天亮再去,柳建國快愁白了頭發。

赤腳醫生配了退燒湯劑先讓喝下緩解,又對柳建國說知青院有個小知青手裏或許有藥能救急。

柳建國想起新來的那兩個知青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有個小女娃確實病了兩三天就好了。

想著有希望總比幹耗著等天亮好,柳建國不由分說地跑到知青院,把江秋月叫來了。

江秋月了解事情經過後,猜到皮蛋大概是感冒拖成了急性支氣管炎,如果再拖下去很可能發展成小兒肺炎之類的。

後者可是具有傳染性的!

當下,江秋月在幾雙眼睛的期待目光中,聽到隔壁間哭喊又吐血了,終於掏出兩板藥來。

銀白色錫箔板在燈光下閃閃發亮,花花綠綠的膠囊狀西藥顆粒嵌在上麵。

其中一板已經摳掉了幾粒。

“我從京都就帶來了兩板,一個是治感冒發燒的,一個是盤尼西林。”

後者其實是阿莫西林,此時國內叫青黴素,國外成藥一般都名為盤尼西林。

江秋月把之前拆開的藥拿出來兩板,藥盒和說明書是不能見人的。

她將藥交給赤腳醫生,具體用不用看他的。

赤腳醫生接過去看了看,又跟柳建國一家商量,決定先喂半顆盤尼西林看情況。

盤尼西林這種青黴素抗炎藥品他們都知道,去縣城衛生站也不一定能弄到,得去大城市。

至於另外一板感冒藥,他們不敢隨便給小孩吃,退回江秋月手上。

屋裏眾人焦急等待大半小時,皮蛋吃過藥後沒出現什麼副作用,赤腳醫生配出專門治著涼發熱的中藥讓其喝下。

江秋月看他們知道將西藥和中藥分開隔段吃,不再擔心。

接下來就沒她什麼事了,他們走時,柳建國拎出一口袋紅薯幹當謝禮,私下塞給江秋月幾張票子。

糧食是緊俏貨,推讓了一番後陳中華接過麻布袋抱在懷裏。

兩人告辭出門時,隊長家老太追上來給他們一摞玉米麵煎餅。

走遠了,陳中華托了托懷裏的紅薯幹,笑著說,“有二三十斤呢。”

“能給大家改善下夥食。”江秋月笑答,摸摸口袋裏的票子,估計是錢。

陳中華認真看看她,讚揚她品德好有集體意識。

說來這袋口糧是江秋月用珍貴的藥品換來的,理應屬於她自己。

陳中華陪同過來本是擔心女知青晚上回去一個人不安全,沒想到江秋月大方實在,得了好東西都想著大家。

江秋月哪有那麼高尚,隻不過紅薯幹明顯是隊長柳建國借機補貼給知青院渡過難關的,她霸著那些幹嘛。

讓她一個人吃大家看著嗎?那樣早晚出事!

走到半路,江秋月多次回頭看,陳中華問是怎麼了。

“剛才明明看到一個黑影子閃過去。”江秋月回過頭答道。

陳中華轉頭去看,路邊柴火垛後有個縮頭縮腦的人影正好被發現。

他讓江秋月走前一步,他跟在後邊,兩人快步離開,回到知青院。

江秋月問剛才什麼情況,陳中華說是村子裏的某些混子半夜不睡覺出來晃蕩,他們不用管。

回屋時,黑燈瞎火的都已經睡了,江秋月爬上炕,躲被窩裏用手電筒照明看了下,隊長塞她的幾張票子裏有一張大團結,外加五張二兩的糧票。

這些才是真正給她的酬謝。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機會去縣裏,那裏有供銷社和郵局。

早起吃飯時,男知青做了紅薯幹稀飯,大家吃了一頓實在貨。

江秋月被他們逮著問昨晚的事,簡單解釋了後才知道最近村子裏流感嚴重,知青們離群索居倒是還好。

據說隊上已經病倒一大群老弱婦幼了。

有男知青問江秋月手裏還有沒有藥,像是要提前吃下預防似的。

江秋月言明全給了衛生站的赤腳醫生,若是生病了還是讓專業的人對症下藥比較好。

起了心思的知青這才作罷。

之後上工,果然見出來的多是青壯年身體不錯的。

中午,知青們吃完山藥粥搭煎餅,接到通知說晚上村裏開會,他們要準時到。

“不會又要□□了吧,不是很久沒批過了嗎?”劉愛英猜測。

林文清聽說村裏還□□過,一時新鮮,追著男知青問以前怎麼□□的,跟京都搞得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