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軍兵力已有步兵五千餘,騎兵也已經湊夠了兩千。現如今編製混亂,需要重新整編,如何整編,各位多提下建議!”蘇易說道。
“而武將方麵,初級武將一百人,中級武將三十人,高級武將十五人,特級武將十人,王級武將三人,皇級武將一人,帝級武將一人。”蘇易又繼續說道。
就在今天,李孝和李義看了楊勇與袁浩打了一場之後有所悟,直接突破了特級武將,著實讓蘇易震撼了一把。看人打了一架就突破了,這悟性也太好了吧。
軍隊擴增,人心浮動,軍心不穩。馮三保認為不適合再繼續作戰,當重新整頓兵馬,蘇易不懂這些自然答應了,駐紮下來之後就將特級以上武將都召集過來,中軍大帳中坐著都是蘇易軍隊中精英。
帝級武將馮三保,皇級武將馮婉貞,王級武將管正、楊勇、袁浩、特級武將梁興、梁起、趙崢、林鐵、穆延,張磊、石榮、陸明,李孝、李義。
“主公,我們兵力隻有七千餘,直接編成八個營,統一歸第一衛指揮。可否?”梁起建議道。
蘇易搖頭,對此建議不滿意。
“主公,將兵力分為兩個衛,原管都尉麾下兵將設第二衛。可否?”梁興建議道。
“馮叔,你認為呢?”蘇易對梁起和梁興的建議都不滿意,隻好求助馮三保。
“主公,還是你自己來吧,我不擅長軍隊整編,我負責衝鋒陷陣就好了!”馮三保漫不經心說道。
“臥槽,一路上都是你一路收兵一路整編過來的,現在你說你自己一個帝級武將不擅長!”蘇易在心中暗罵。
“馮叔,目前我軍每個階位的士兵有多少?”蘇易問道。
蘇易已經把係統發到物品欄的遊戲手冊看過了。
人物資質分為sss、ss、s、a、b、c、d、e、f九個等級。
士兵分為十個階位,分為一至十階。
武力30~34為一階兵、武力35~39為二階兵、武力40~44為三階兵、武力45~49為四階兵、武力50~54為五階兵、武力55~59為六階兵、武力60~64為七階兵、武力65~69為八階兵、武力70~74為九階兵、武力75~79為十階兵。
士兵階位還有武力值加成,一階武力+1、二階武力+2、三階武力+3、四階武力+4、五階武力+5、六階武力+6、七階武力+7、八階武力+8、九階武力+9、十階武力+10。
士兵的資質和體質都影響到他日後成就,資質和體質越高最後階位也越高。
至於武將,資質決定成長能力,體質影響力量,但也不絕對,統帥決定帶兵能力,軍隊主將每10點統帥值加成麾下士兵1點武力值。
武將的等級劃分是由基礎武力值或基礎統帥值決定,將武將等級分為九級。
初級武將,武力/統帥:60~64
中級武將,武力/統帥:65~69
高級武將,武力/統帥:70~74
特級武將,武力/統帥:75~79
王級武將,武力/統帥:80~84
皇級武將,武力/統帥:84~89
帝級武將,武力/統帥:90~94
神級武將,武力/統帥:95~99
聖級武將,武力/統帥:100+
而武將等級也不是那麼好升的,特級升到王級便是第一道難關,突破極難。而帝級與聖級之間、聖級與神級之間,更是鴻溝。
士兵若想要成為武將,資質必須是a以上,體質不低於70,並且進階到七階兵時就可以通過軍營或武將轉職令轉職成為武將,士兵階位低於七階或者高於八階則不能轉職為武將。
至於稱號的屬性加成是有一定規律的隨機,與資質和武將等級掛鉤。
而裝備、稱號、技能和特性則是武將越級戰鬥的根本,然而武將等級越靠後,越級戰鬥越難獲勝,就算武力值高對方於甚多也不一定能獲勝,這就是等級壓製。
據此,隻有精兵悍將越多越好,從一群雜兵中將選取精兵集中起來,將是一股強大力量,有時還能決定戰役走向。所以蘇易才問馮三保軍中有多少高階兵。
“據統計,我軍目前沒有一階兵、二階兵、九階兵和十階兵。”馮三保說道,“步兵三階兵有五百人,四階兵有一千人,五階兵有一千五百人,六階兵有一千五百人,七階兵有八百人,八階兵兩百人。騎兵六階兵一千人,七階兵八百人,八階兵兩百人。大致情況就是這樣。”馮三保想了想說道。
“這樣吧,按照原本我軍的整編方法,五人一伍,設伍長一名;十人一什;設什長一名;十什一隊,設隊正一名,隊副一名;十隊一營,設都尉一名,左右校尉各一名;十營為一衛,設總兵一名,前後護軍各一名,十衛一軍,設將軍一名,副將兩名,參將兩名。各位覺得如何?”蘇易問道,其實蘇易已經說出來了,自然不會有人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