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一聲輕唾,若是從前,就算是敵軍投降,也是縱騎踐踏而過,董相國最喜好的就是殘殺降卒了。這新的主公何使君卻是太過婦人之仁了,就連敵軍的傷卒也一並救治,仁慈幾近於愚。
不過也正是這般的仁慈,才沒有苛待、殘殺降將降卒,而且至今還讓自已等降將繼續帶領著舊部,更承諾三年後就會放歸西涼。這般仁慈的主君,可謂古今少見也。
跟著董相國征戰,固然豪氣痛快,無拘無束,殺戮掠擄任由心意,視天下人如無物。但跟著何使君,卻也舒坦愉悅,無憂無慮,還無需為身後事擔心,一心隻管征戰就行。
到底是無拘無束,但是時時憂慮好?還是無憂無慮,卻多拘束好?王方一時間也不知二者孰好孰壞。隻是隱隱之中,董卓對於麾下無用之人或棄或殺的用人方式,讓王方有些畏懼。而青州的安逸生活,也比朝不保夕的西涼更好。或者就此留在青州,也不是一件壞事。
西涼鐵騎轉向所帶來的漫天黃沙向著趙叡所部迎麵撲來,隻是迎來黃塵,並沒有迎來瘋狂的殺戮,眾將士不由大大的鬆了口氣,心中慶幸不已。隻是黃沙過後,卻聽到中軍方向傳來痛哭之聲。眾將士這才猛然發現,已部主將趙校尉已不見了身影,卻是自盡身故了。
蔣奇、韓莒子部下的弓弩手盡散,隻得逃回刀盾矛戟手陣中,欲要率兵且戰且退。然而青州兵先是一陣弩箭急襲,再是鐵騎一陣投矛強襲,最後是一陣鐵騎衝陣踐踏。數千刀盾矛戟手頓時潰散,不複成軍。眼見圍來的青州兵,隻得紛紛投降。
蔣奇、韓莒子欲要單騎亡命,卻紛紛被立功心切的關羽、張飛擒獲。呂威璜令大楯將已軍團團圍困,想要領兩千強弩手頑抗。但是其軍早已兵無戰心,在成齊、陸平兩部的數陣強弩急襲後,立時發起暴亂,將呂威璜擒獲投降。
崔巨業、逢紀、郭圖三人猶如喪家之犬,領著一千輕騎亡命而逃,其後有餘化的一千武鬥血騎緊追不放。武鬥血騎有三馬換乘,隻管全力追擊。袁軍隻有一馬遁逃,速度不由越來越慢。一路下來,袁軍死者眾多,因馬力耗盡而投降的也不在少數。
最終隻剩兩百餘騎在繹幕城南五裏外被武鬥血騎團團圍住,崔巨業、逢紀、郭圖不禁惶惶然,難道已軍就在此地全軍覆沒了麼。突然一聲炮響,兩側土坡、河道有無數的旗幟升起,麹義、睦元進各率領數千袁軍從左右殺來。餘化一怔,懼怕袁軍還有其他手段,隻得引兵向南退卻。
睦元進望著淒慘的崔巨業等人不由目瞪口呆,麹義卻是滿麵的鐵青。為了證明袁軍趟若沒有自已,必然戰敗,而放任崔巨業領兵出戰。
雖然早就預料崔巨業會敗,不想敗得會如此之慘。本想在此地伏擊追擊的何軍,相助袁軍反敗為勝,不料埋伏卻全然無用。
麹義令睦元進率輕騎返回接應敗卒,連行十裏路程,也不見多少敗兵逃回。睦元進隻得返回複命,麹義又一直等到深夜,也不過有千餘人逃回繹幕。此時繹幕城中的袁軍,已不足萬人矣。
如此大敗,麹義縱然有擎天之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無能為力了。隻得連夜棄了繹幕,向東武城退卻,並遣使甘陵,向袁紹彙報繹幕之戰的經過、結果。
是役,何軍共計斬首四千七百五十一級,生俘袁軍八千五百四十六人,俘傷者六千一百六十三人。獲校尉蔣奇、韓莒子、呂威璜三人,屯將以上軍官數百人。校尉趙叡降後自盡身亡。崔巨業所部袁軍除一千五百人逃歸外,可謂全軍覆沒。
又繳獲強弩五千四百三十八具,馬五百六十七匹,鐵甲三十領,紮甲一千七百領,皮甲一萬八千餘副,刀弓矛戟盾各數千柄。除強弩、馬匹何白還看得上眼,其他武器就連輔兵都不願使用了,隻能留給輜重兵使用。
至於已軍的傷亡,總計死亡數不到兩百人,傷了六百餘人,傷亡率尚且不到一成的人數。隻計死亡率的話,更是微乎其微,不用在意。
當夜評功,何白以成齊、陸平二部為首功,程昱、王方所部為次功,三千輜重兵為三功,左右輔兵為四功,餘化所部血騎為五功。當夜就於營中大宴全軍慶功,不過沒有飲酒。
直到第二日探知繹幕城中的麹義退軍,何白這才命俘虜先埋葬了袁軍亡者,然後全軍移防繹幕城。並向龍湊城的公孫瓚報喜,並再次大宴全軍,分批飲酒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