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招一名助手的告示還沒什麼,外麵求醫的人都能明顯看到醫館裏的忙碌,小先生一個人要看診、抓藥、治療、包紮什麼的,確實忙不過來。
再招一名助手確實很有必要。
但另一張,限製每日看診人數的告示,卻是讓他們犯難了。
這意味著,一旦每日的看診人數達到上限,他們那些後來者也就沒有了機會,排隊也是枉然。
而且,告示上還寫了,每日的看診以外傷為優先,其他病症次之。
這也是一蟄特意做出的限製。
因為他對於病理學、藥理學研究得不夠深入,因而便刻意減少與對患病病人的治療機會。
省得自己碰上太多不能治療的病症,因而弱了自己的名頭。
當然,每日的治療人數限製,對病情傷情緊急的人例外,這大大的讓眾人鬆了一口氣。
同樣鬆了一口氣的,還有鎮上其他大大小小的醫館。
一蟄那間醫館的火爆,吸引了大量的病患傷患上門求醫,相對的,也就削弱了其他醫館的求醫人數。
甚至有的醫館在那兩天,出現了無人問津的情況。
可以說,是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秩序。
原本,有很多醫館的主事人都準備聯名去鎮長那裏,抵製那家新開的醫館。
現在,那張限製每日看診人數的告示出,他們心底的一塊兒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因為,當看診上限的人數已滿時,那些不能去那家醫館看診的病患傷患,就隻能轉回到他們的醫館裏了。
至於那張招人的告示,雖然大部分求醫的病患傷患都不怎麼在意,但還是有不少人將之默默記了下來。
盡管上麵寫著二十歲左右的年齡限製,他們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符合,但他們還是盤算著,能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或是相識的朋友過來試試。
眼下,這間醫館門庭若市,看診收益鐵定不差,也許會很累,但成為助手後的薪酬也不會太低。
可以說是一份極佳的工作。
告示上還寫了,明日醫館休業一天,特意用來挑選助手。
因而,有意得到那份工作的人,都有一天的時間來準備,麵對小先生的考驗。
次日,當一蟄打開大門時,門外已沒有了排隊等候的求醫者,取而代之的是許許多多期待成為他助手一職的年輕人。
粗略一數,約有二十來號人。
隨即,眾多年輕人朝門口聚攏而來。
感受到諸多期盼的目光,一蟄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在下休業一天,便是希望挑選一位合格的助手,幫忙分擔一些繁瑣的醫療工作!”
“所以,在工作中難免與血接觸,如果有暈血的朋友,就請回去吧!不用浪費時間了!”
因為綱手的關係,一蟄認識到,這個世界也存在暈血的一類人,因而他提出了這個要求。
話音剛落,還果真有那麼一個年輕人灰溜溜的躲到了一旁。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道:“因為有時,我需要給病人診治,沒法騰出手來寫藥方,所以還需要我的助手會寫字、識字!”
“如果有人不會寫字、識字,那麼很抱歉,你可以離開了!”
隨即,又有一小半的人垂頭喪氣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