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個月後,宋世看了很多的規劃後,終於決定了租界的大致規劃,然後把坎布裏亞分為好幾個區,分別是行政區、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碼頭區、酒店區、學校區,甚至還學曼哈頓,在坎布裏亞的中心預留了一塊占地十幾畝的城中花園,和一個能容納兩萬人的中心廣場。
於是,坎布裏亞原來的那些獨立房屋,幾乎全在拆遷的範圍,但他們的抗議根本無效,因為房屋和土地的產權,現在全歸租界所有。
但因為他們已經拿到了租界的居住證,又拿到了租界政府給付的賠償款和補償款,還得到了以後能在居住區裏購買公寓的權利,更重要的是,這次美國政府沒插手其中,即使有個居民委員會,也是一盤散沙。
接下來,坎布裏亞周圍的幾個居住地,地皮立即漲價,這些坎布裏亞居民,紛紛在附近購買或建造房屋,著實讓附近的地價和房間升了一大截。
宋世得知,這些坎布裏亞的居民,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適應公寓的生活,而且宋世規劃中的公寓,就沒有低於三十層的,他們隻是準備購買了公寓後,把它租賃出去收取房租。
而這時,租界政府的幾個部門,已漸漸成型,雖然雇員裏麵,難免有心懷鬼胎的人,但因為宋世隨時關注著,到也沒出什麼大的差錯。
而且,因為租界政府成立當初,就有著自己的明確目的,這個目的在宋世的掌控下,漸漸形成了一個集體意識,不管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再怎麼圖謀不軌,也會被這個集體意識排斥。
又因為租界政府的各部門裏麵,擁有美國國籍的雇員隻占了總數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在那麼多其它國籍的雇員的關注下,他們就是想偏袒美國政府,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至少那些中國雇員不會眼睜睜看著。
至於隱藏在中國雇員裏的有中國政府背景的人,也被美國的雇員嚴防死守。
總之一句話,製衡才是王道。
但是,因為宋世一直沒指定像市長這類總管全局的人物,所以各部門的紛爭不斷,而最後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總會找到宋世,所以提拔一個總管全局的管理者,已經是件迫在眉睫的事。
宋世有個計劃,就是成立坎布裏亞市政府,然後把這些雜事都劃歸市政府管,至於宋世,則準備成立一個淩駕於市政府之上的租界管理局,用於統籌管理。
至於市政府最重要的市長人選,宋世已經有兩個目標。
一個是原坎布裏亞最高行政官員,雖然他是美國政府指派的人選,但也許是意識到他留在坎布裏亞,才會有最大的發展,所有他最近多次討好宋世,不但認真執行宋世的每一個決定,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隻要宋世一透露出去準備成立選任市長,他將在第一時間辭去美國政府的職務,來競選這個市長。
因為他背後有大多數坎布裏亞居民的支持,所以宋世不得不把他放在首位。
至於另外一個人選,則是一個叫康傑青中國人,又或者說是一個華人,因為他雖然有著中國的身份證,但他來美國卻持著加拿大的護照,之所以宋世會把他列為候選人,完全是因為他的簡曆裏麵,不但有在中國某市政府工作的經曆,擺脫了中國公務員身份後,竟又混進了加拿大某市政府的職能部門裏麵。
宋世也和他詳談過一次,知道他是耶魯大學政治係的高材生,原本也抱著一腔熱血進入中國的官場,哪知道中國官場的歪門邪道如同一盆冷水,把他的心澆的透涼,試著無法改變後,最後一狠心,辭去了公務員身份,應一個加拿大同學的邀請,直接進了加拿大的政壇。
但是,因為他的華裔身份,雖然工作很努力,口碑也很好,但還是升遷無望,鬱鬱不得誌。
這次聽說美國的小宋國租界招人後,連猶豫都沒猶豫,直接辭去了加拿大的職位,坐飛機趕到了洛杉磯,然後投了簡曆。
因為宋世偏袒華人華裔的行為,而他的簡曆又十分出色,立即被宋世相中,直接任命他為租界政府的一個部門頭子。
而他也沒辜負宋世對他的期待,不但又快又好的完成了宋世的任務,還寫出了好幾篇相當有質量的租界日後發展規劃藍圖。
雖然他具有中國和加拿大的雙重國籍事,但宋世從國內得知,中國政府對他的態度很讓人懷疑,不但對他的雙重國籍不聞不問,還隱隱表示了對他的支持。
最終讓宋世下了決定的,卻是因為美國政府背後的一係列小動作。
自從宋世把康傑青列為候選人後,就像《競選州長》裏說的一樣,宋世經常看到的一些美國報紙上麵,立即充斥著康傑青的負麵消息,包括工作和私人感情上麵的都有。
就比如說一次因為他的失誤,進而引發了他工作的加拿大渥太華市居民的遊行抗議,還有他曾經在耶魯大學期間,對一個女子的始亂終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