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宋世所料女子的這次遊行之後,接下來的幾天,都城的街頭巷尾,乃至整個小宋國全國的百姓,都在談論著這個事情。
當所有百姓得知,小宋國的高層,甚至差點為這件事情,通過了一份有關人人平等的法案時,都仿佛看到了即將到來的製度大變革。而且,雖然那份法案被暫時擱淺,但都城青坊的女子,還是因此改變自己數百年來一成不變的處境,雖然大多數人還身陷泥沼,但總算看到了早日脫身的希望。
沒看她們招攬客人的時候,比往日都熱情了許多!
這一點,那些到青坊看看有什麼變化的男人最有體會。
而且,改變的還不隻是都城的青坊,幾天後,隨著正式的公文,商都和邊城的青坊,也開始向統一施行新的規定。
這下,有關“遊行”“示威”“人權”的話題,哪還能不在整個小宋國的百姓中流傳開來?
現在小宋國百姓進入酒樓茶館,聊的幾乎都是與之相關的話題。
然後沒多少天,那些氣急敗壞的東家的抗議遊行不算的話,又發生了幾次行業性質的遊行。
一次,發生在那些跑街串巷,被宋世稱為‘快遞小哥’的雜工當中,他們都是一些半大小子,接受新事物也最快,還除在對未來生活充滿向往當中。
所以,他們見那些他們隻能眼饞的站在外麵看幾眼的當紅姑娘,成功為自己謀取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自由’時,也來湊熱鬧,搞了一次四不像的遊行。
這次遊行,甚至連標語都沒有,隻是由幾個閑的蛋疼的‘快遞小哥’,無聊之下,發起的一個玩笑性質的遊行,哪知道走了兩個街坊後,這些街坊中的閑雜人等,立即上來湊熱鬧,以至於後來參加遊行的人越來越多,比那些女子的遊行規模,還大幾倍。
但因為他們沒什麼組織,一開始的幾個人早就不知道被擠到哪去了,又沒什麼目標,提什麼的多有,最多也隻能勉勉強強把“我們要工作!”的口號當作這次遊行的主題。
因為他們都是一些精力充沛的青少年人,官府生怕他們會產生什麼破壞,緊張之極地派官府裏的衙役和捕頭一路相隨,甚至在宋世的提醒下,宋皇還暗自調集了幾百兵馬做好了準備。
幸虧小宋國的百姓還比較淳樸,那些‘快遞小哥’也沒想到要破壞‘自家’的東西,等到了吃中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一哄而散,回家吃飯去了,算是讓小宋國整個高層虛驚一場。
還有一次是,小宋國商城西邊三個礦鎮周圍,幾個礦區的礦工,也集體舉行遊行,抗議他們的作業條件惡劣,工資還極低,還要忍受那些管事監工的盤剝,一年累死累活下來,也隻能勉強維持生計。
因為這些礦工舉著標牌和橫幅上,直接向宋皇提出了請求,求宋皇關照一下他們這些被遺忘的子民,所以根本不用宋世去煽風點火,宋皇從緊急趕去的烏爾麗卡新聞小組拍攝的現場畫麵裏,和礦工家裏那一貧如洗的困苦生活後,怒發衝冠,先直接把趙家管理礦區的幾個管事招來狠狠訓斥了一頓,讓他們立即改善礦工的待遇。
接著,宋皇又把其它在礦鎮有產業的家族的話事人招進宮來,先把現場畫麵播放一遍後,就開始和他們商討起,礦工們的改善待遇問題。
那些當家作主的話事人見宋皇這般模樣,無可奈何的對望了一眼後,也隻能答應下來。
雖然最後商議的結果,那些礦工的待遇實際並沒改善多少,但比起從前,還是大有改善。
於是,受此激勵,沒過多長時間,那些不滿於現狀的礦工們,又開始新一輪的遊行示威。
自此,幾個礦區礦工們的遊行示威,此起彼伏,而礦工們的待遇雖然越來越高,但那些礦工們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漸漸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但這個惡果,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來,等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已經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那時,整個小宋國已經發生了大變樣,甚至年長一點的老人,幾個月沒來大城市後,根本就不敢相認已經天翻地覆的城市一樣。
而現在小宋國的下層百姓,還沉浸在和他們一樣的底層人物,通過遊行為自己改善了待遇的喜悅當中。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小宋國的各行各業,爭相舉行了各種遊行,到最後幾乎每天都有遊行,熱鬧非凡。
而緊張兮兮的小宋國政府,在宋世的建議下,成立了一個防止騷亂的警戒機構。
又在宋世的勸說下,把各坊的坊丁和衙門的衙役還有捕快都融合了進來,形成了實際上擁有警察全部職能的暴力機構,然後宋皇也順水推舟,直接把這個機構改成警察局。
然後,這個機構就漸漸在小宋國擴散,沒過多久,小宋國職能部門的序列中,就多了國內公共安全部。
因為其管轄的範圍太大,認真算起來,甚至權利還超過的六部,所以引起了除宋世之外的所有家族的爭奪,但因為宋皇占了先手,在宋世擺明車馬的支持下,還是任命一個趙家的官員,擔任部長,成為宋皇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