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的愛情(1 / 2)

甲午年(馬)正月二十四。

一陣尖銳的鈴聲在這個寧靜的清晨裏突兀地響起。與此同時熟睡的安子龍猛然從床上跳了起來,他拿起還在歌唱的手機瞅了瞅上麵大大的7:30吐了長長的一口氣,邊摁掉鬧鍾邊喃喃自語:“還早還早..還來得及還來得及...

剛剛做完邦布大(又叫晨禮)的安媽媽正準備去廚房弄早餐,路過安子龍的房間不由停下了腳步。她看著燈光搖曳的房間不禁納悶以前每每都睡到晌午才起床的安子龍今天怎起的這麼早,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不過很快她又想到了什麼,望著兒子忙碌的身影眉頭都打成結了,良久才歎了一口氣緩緩離去。

這是一個很落後的小城鎮,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它有一個很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名字一一“海原,據傳是當年西夏王李元昊的行宮所在。當年這裏樹木葸鬱河流縱橫,因此被取名“海拉嘟”翻譯過來就是“海源”。隻是百年過去,由於戰爭與大

家的肆意損壞,這裏早就物是人非,因此將“源”的三點水去掉變成了現在的“海原”。

這裏大部分居民都是信仰***教的回族,當然也有少部分的漢族,他們互相尊重彼此的信仰,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安居樂業。

此時的安子龍洗漱完畢拿出前兩天才買的韓式西服套裝和一雙蜘蛛王皮鞋,

他麻利地換好站在鏡子前。隻見一個身高1米八,劍眉星目的英俊男子出現在眼前,一身正裝更是讓他多了幾分成熟穩重,他望著鏡子裏的自己扯了扯嘴角苦澀地笑了。

“阿丹,快來吃早飯了。”

“奧,就來。”

他將桌上嶄新的白帽子小心翼翼地戴在了頭上,就像那是一件無價之寶般。做好了這一切他出了房門來到廚房。安爸爸也剛從縣裏的清真大寺裏做完邦布大回來,此時正坐在火爐旁喝著一杯滾茶。安媽媽看著自己兒子從屋外進來,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阿丹,快點兒到爐子旁烤烤,這鬼天氣外麵冷死了。”

在這個少數民族的聚集地,當然有很多少數民族一輩一輩傳下來的傳統,就好比這名字,所有人都有一個大名以用來在外麵用比如上學。同時還有一個小名,這可就比大名講究多了,當他們剛從娘胎裏出來家人就請周圍最有爾令(知識的意思)的阿訇給他們的孩子取名字,取了名字才能給新生兒喂吃的。而安子龍的小名“可丹”則取自***教《古蘭經》中說的二十四位聖人中的第一個“人祖阿丹”。這裏麵安家父母對兒子的珍視不言而喻。

安子龍一邊安靜地吃著安媽媽準備的早飯,一邊聽父母嘮一些無傷大雅的閑話。

“聽說前幾天一個新娘子在娶親的路上發生意外無常(同死)了。”說話的是安爸爸,他手裏仍捧著那茶杯,隻是水都喝光了,隻剩下杯底的茶葉。安媽媽隨手拿起爐子上沸騰的小水壺不疾不徐地給安爸爸的杯子裏倒滿了水,這才說道,“哎,可憐見的!這都是真主的口喚!對了,那個新娘子多大歲數了?”

“聽說二十不到,也就是個十七八吧!“

“唉!真主造著這人來到這個世上有大小,走的時候就沒有咯!這都是我們的前行者,我們是後繼者!”

“嗯。那個田老大的大女子也就這兩天結婚吧。算起這個丫頭也就17歲吧。”

“昂,就今天尼。”

“十月二十八過的十七歲生日!“一直沒吭聲的安子龍突兀地插了一嘴,此時的他正拿著手機看時間,然後對安爸爸和安媽媽又說:“我吃好了,出去幹個啥,等卡(等下》就回來了。”說完他便起身出去了,隻留下安爸爸不解的眼神和安媽媽懊惱的神情。

“哎呀!我咋個就把這茬兒給忘了?”

“到底咋了嘛?你看你好像把啥錯事兒幹哈了。”

“你還沒看來嗎?咱家阿丹喜歡田老大那個大女子,你看我這嘴哪壺不開提哪壺!”

半晌,安爸爸才幽幽地說道:“唉!這算咋個事嘛,隻能說真主把那女子沒造給我們阿丹!”

而此時的安子龍已經出了家門來到了巷子外邊的馬路上,走到一個凸起的高台上就停下了腳步再沒動。他舉目四望,看著路邊一堆又一堆的積雪,這都是十天前連續三天下的,直到現在僅僅才把道路徹底消幹淨。此時是早晨8: 30,路上沒有幾個人,大多數人是不會在這樣寒冷的早晨早早出門,當然除了那些拿“國家錢”的。

離安子龍不遠處的地方停著整整齊齊的九輛路虎車,看架勢是娶親的車隊,一般娶親的車最少是十輛,想必還有一輛應該停在新娘子家門口專門拉新娘子和兩個領親(相當於伴娘)的。他喃喃道:“這就應該是來接索菲婭妹妹的吧,她今天一定是最美的新娘子。”

這索菲婭便是田老大的大女子,大名叫田歆婭。人長的水靈靈的,雖說才17歲可美人的模樣已見七分。兩家雖然隔的挺近巷子挨著巷子,可安子龍與田歆婭卻不過數次見麵,但就是這僅有的幾次,安子龍便將她放在了心尖少兒上,巴不得將世上最好的都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