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五龍堂(1 / 1)

五龍堂在美國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當時數萬華工遠涉重洋來到美國謀生。五龍堂當時的五位領頭大哥就在那一時期出現了。

最初,“五龍堂”最底層的幫眾主體就是來源於為美國修建橫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北美太平洋鐵路的中國華工。

1865年,美國首條橫跨大陸的鐵路由聯合太平洋公司從聖路易斯往西修建,以愛爾蘭鐵路工人為主力,中央太平洋公司從加州首府沙加緬度往東修建。由於美西地區嚴重缺乏勞力,從中國引進大批勞工,每年人數保持在1萬至1.5萬,占鐵路工人總數的80%,這些華工在在極其危險的工作環境下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打通了貧瘠的內華達山脈,從而幫助重塑了美國西部的地理及社會版圖。1865至1869年期間,多達1萬2000名華裔工人,參與橫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北美太平洋鐵路世紀工程。

1869年,中央太平洋鐵路完工,它被稱作“19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在這條鐵路建成之後,美國才從一個隻在名義上存在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真正完整的國家。

而中國人移民美國,開始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西部的淘金潮。正是這一浪潮把向來有下南洋傳統的gd珠江三角洲的農民,裹挾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土地。僅1852年一年,就有三萬華工抵達舊金山。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在美華工已有十萬之眾。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西部的金礦逐漸枯竭,數萬華工又投身到貫通美國中部和西部的鐵路建設。當時,他們從加州的薩克拉門托由西往東、愛爾蘭移民則從內布拉斯加的奧馬哈由東往西修建,曆時四年,最後在猶他州的奧各登彙合。

由於當地的自然環境惡劣,工作條件極為艱苦,中國人的茶和愛爾蘭人的酒成為勞工提神、解乏的飲品,故有“中國人的茶與愛爾蘭人的酒建造了橫跨美國大陸的鐵路”一說。鐵路貫通之後,這些中國勞工又利用其豐富的農耕經驗,引進拓殖珠江三角洲濕地的傳統方法,將加州眾多的沼澤濕地,開墾為萬頃良田,為加州最終成為美國的果園和菜園奠定了基礎。

而這些遍布全美的中國移民在美國經曆了許許多多的不公正待遇和欺辱,使得他們中的很多人結成大大小小數百個幫派,以求自保。

美國貫穿東西部的太平洋中央鐵路修完以後,絕大多數華工沒有回國,五位大哥就帶領著一些人在紐約安頓下來,後來就形成了唐人街。

因為當時紐約城裏黑幫橫行,單個的華人或弱小的華人幫派是很容易被人欺負的。於是,這五位大哥歃血為盟,成立了“五龍堂”。

後來“五龍堂”又逐漸吞並、吸納其它弱小社團和幫派,最終成為美國華人界最大的華人社團。

“五龍堂”發展高峰時有百萬之眾,勢力從美國西海岸延伸至hsd、邁阿密等,最後一直到東海岸。

“五龍堂”最開始的幫眾都是華人,後來漸漸吸收了很多的少數裔族群的人加入,最後還有很多白人。

到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時,五龍堂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幫眾從一開始的碼頭搬運工、車夫、煙囪工等從事低端工作,開始進入飛機與汽車製造、建築工程設計與施工、製藥與醫療、輕紡化工等領域,華人社會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隨著二十世紀初至後半葉的新一代華人移民的加入,“五龍堂”的幫眾擁有完全不同的素質和曆史機遇。新時期的幫眾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其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一,而美國總人口中這個比例不過是百分之二十。他們就業的領域也都是金融、法律、醫藥、工程、技術和教育等方麵,可以說是美國社會中術精英。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國民政府通過“五龍堂”在美國華人社會和經濟界吸納了大量的捐助,並且有大批的華裔青年或回國參戰或回國進行後勤輔助工作,支援前方作戰。

而二戰結束後,一些有頭腦的“五龍堂”分支機構,開始支助地方議員參選,或者直接派華裔知名人士進入政界。

新中國成立後,一些對祖國建設充滿熱情的幫眾也開始大力支持祖國建設與發展,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和財富。

時任“五龍堂”堂主的陳老先生幾次回國參政議政,並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接見和慰問。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已百餘歲的陳老先生病逝在bj,國家以國葬之禮待之。

陳老先生主持“五龍堂”時,“五龍堂”其他四位開山祖師爺王、張、黃、康的後人基本上都不再參與“五龍堂”日常具體事務,而是分別從事實業、金融、政治等方麵的業務。

大家跟“五龍堂”保持著一脈相承、但又不是很緊密的聯係。

但堂中重大事務,四家還是派出長老來與陳老先生共同協商。

堂中日常大小事務都交給陳老先生打理;四家後人也都信任陳老先生。

而這一難得默契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