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春看到被自己氣走的珍妃冷笑了一聲,對其他妃嬪說:“今日本宮也乏了,就先回宮休息了,各位姐姐妹妹們好好賞花,本宮就不久留了。”
說完楊錦春也轉身帶著丫鬟們走了,隻留下其餘妃嬪們大眼瞪小眼,誰都不敢相信楊錦春竟有私自毆打妃嬪的膽子。
想想如今受到盛寵的楊錦春,一些膽小的妃嬪熄滅了心中想治理楊錦春的火焰,但也有一些人在心中默默的燃起了整垮楊錦春的火花。
禦花園這邊楊錦春作妖的事情立馬被有心人托太監稟告給了皇上,原本好不容易靜下心來研討北方治理水土大事的皇上聽到此事後立刻變得眉頭緊蹙,怒發衝冠,一把掃落了桌上大臣們上報來得奏折。
“北方水土嚴重流失,百姓鬧的不得安寧,四處流竄,這些事兒還不夠朕操心,朕的妃嬪也不消停!就沒有一個知理懂事的愛妃來替我分憂!寡人治國不周,後宮也治理不得當啊!”
禦書房中陪著皇上商量治水患之策的大臣看到皇上龍顏大怒後,嚇得紛紛向後退步,這時前幾日應承下皇上要主力治理水患的大臣李鄭站了出來,其餘幾位丞相心中精明得很,都各自有著各自的鬼心思,沒有一位敢站出來和李鄭並肩承受皇上的怒氣。
“皇上息怒,與後宮之事相比,這水患可謂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啊。”
“李鄭說得對,那後宮婦孺朕暫時沒空管,都怪皇後那賤婢,生了個兒子培養不好,後宮也管理不佳,朕真應該早廢了她,為何一直留給她機會,還好朕聰明一時廢了她的皇後之位!李鄭愛卿十分得朕心意,李愛卿可有什麼好的治理之策?”
“皇上,依臣所見,治理水患並不是短暫時間可以治理成功的,皇上應當先將北方百姓轉移到京城或南邊,使得每個百姓都有所住處,再將糧倉開放,為百姓散發糧食,降低百姓因饑餓而死亡的概率,先將百姓安撫下來才是首要的。”
“李愛卿說得對,就這麼去辦。”
皇上指著其餘各大臣,“你們幾個,立馬去給我輔助李愛卿辦事,事情辦不好別來見朕!”
“皇上息怒,微臣定會鼎力協助李鄭大人。”眾大臣紛紛附和。
“丞相和李鄭留下與朕商討安撫百姓後的事宜,其餘人都可以退下了。”
“臣接旨。”
說罷,大臣們紛紛退下,丞相大人心中咒罵李鄭,本該是自己徒弟的功勞此刻卻被李鄭這無名小卒搶下,丞相能不氣嘛。心中雖怒罵李鄭,可這畢竟是在皇上麵前,總還是要裝裝樣子的。
丞相皮笑肉不笑的看向李鄭,“李大人還真是年少有為,在李鄭大人這年紀坐到的官職就是我都望塵莫及啊。”
“丞相大人真是說笑了,小的知識淺薄,經驗不足,怎敢與丞相大人相提並論,我與你二人還是趕快同皇上商議治理水患的對策較好。”
李鄭並不因丞相的誇獎而驕傲,反而是有禮貌的回捧了丞相一把。
“皇上,臣以為治理水患最好的措施便是固溝,護坡,保塬。緩解水土流失。另外也要從根本治理,例如正確的農業耕作製度,植樹造林等等。臣以為首先要修建足夠牢固的堤壩,彌補水土流失造成的禍患,其次組織全國人民退耕還林,加大森林覆蓋麵積,防治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