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六 結親(1 / 2)

淑妃娘娘在回到長樂殿之前,總算是把事情理清楚了。

這整件事情,都是賢妃娘娘在暗中策劃的。她威脅孫才人,讓孫才人將自己與鄭才人的事情告訴她。而且還掌握住了鄭才人身邊的宮女,更是心狠的將鄭才人害成失心瘋。

再就是,賢妃娘娘利用皇後娘娘對那個孩子的疼惜,讓皇後娘娘出手對付自己。

不過好在,這件事情也已經查清楚了。

不過淑妃娘娘心裏,卻還有疑惑的一點。這鄭才人麵色上的恐懼之色,並不作假。這鄭才人究竟是被誰嚇到的?

不過很快,淑妃就不想再思慮這個疑惑了。因為如今,最為重要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也已經對她沒有了任何的危害。

如今夜色已經暗下來了,淑妃娘娘既沒有乘坐轎攆,也沒有讓素問點燈。隻是扶著素問的手,快步往長樂殿走去。

皇宮裏的夜色,並非是寂靜無聲,黑暗無邊的。因為皇宮裏麵,不缺香油錢,所以自然是點了許多盞燈了。而各宮的宮人,也仍舊在來去匆匆的忙活著。

淑妃娘娘隻是淡定的扶著素問的手往前走著,可是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一個冒冒失失的宮女,將一罐熱粥,灑了淑妃娘娘一身。

淑妃娘娘堪堪躲避,幸虧有素問扶著,不然隻怕已經摔倒了。素問將淑妃娘娘扶正之後,便開口罵道,“你這個小蹄子,是作死嗎?竟然敢灑淑妃娘娘一身熱粥?”

那個小宮女一聽對方是淑妃娘娘,不由得心裏著急了起來,連忙請罪道,“是奴婢該死,請求淑妃娘娘饒恕。”

淑妃娘娘心裏本來就有氣,此時也是比較窩火。於是開口訓斥道,“請求饒恕有什麼用?就能夠彌補你的過錯嗎?”

那小宮女聽此,竟然嚶嚶的哭了起來。淑妃娘娘看的心煩,便開口說道,“行了,你趕緊走吧!”

那小宮女聽此,忙不迭的開口說道,“多謝淑妃娘娘,多謝淑妃娘娘。”然後從地上爬起來就走了。

那小宮女走了之後,素問卻是開口說道,“娘娘不應該讓那小宮女走的,怎麼也應該讓她去長樂殿說一聲,讓玉琴拿套衣服過來。”

淑妃娘娘聽此,卻是開口說道,“罷了,就算是將衣服拿過來,本宮也不敢隨便找個宮殿去換的。”

素問聽此,倒是恍然大悟了起來,“娘娘是說,那小宮女是故意的?”

淑妃娘娘並沒有開口說話,可是表情已經默認了素問的意思。

…………

…………

素問用帕子幫淑妃娘娘簡單的擦了一下衣服,就扶著淑妃娘娘往長樂殿而去了。

還好這一路,並沒有再出什麼事端。本來淑妃娘娘是打算在外麵的亭子裏坐一會兒的,可是經曆了那小宮女潑粥一事,也就不敢在外麵坐著了。省的再生出許多事端來。

…………

…………

這淑妃娘娘回到長樂殿之後,倒是梳洗了一番,就換上寢衣在內室裏麵看書了。

瑾兒擔心光線不好,怕傷到淑妃娘娘的眼睛,所以便又點了兩盞燈。不過淑妃娘娘卻是說燈火點多了,就有些發悶,硬讓瑾兒又滅掉了一盞。

淑妃娘娘此時看的,倒不是那些六國野史了。因為那些野史,淑妃娘娘已經全都看完了。而此時看的是六國的那些正史。所謂正史自然是不能夠隨意用筆的。

所以這些正史的言辭也是格外的謹慎的,就算是哪些帝王是昏君,也是不能夠直接寫出來的。不過那些曆史事件,卻是不能夠隨意更改的。所以正史,準確性也是極高的。

――――――――――――――――――――――――――――――――――――――――――――――――――――――――――――――――――――――――

九天同慶殿……

除了皇上和皇後娘娘就是那些各國的皇子之類的了。這些都是身居高位之人。不過剛剛晉升為武狀元的沐陽,也是在此的。他已經被皇上封為了中尉將軍。

杯籌交錯之間,北漠國親王的荷包突然就被一個太監給碰到了地上。那個太監慌忙的揀了起來,然後將荷包高高的舉了起來。恭謹的請罪道,“奴才該死,將親王的荷包碰掉了。”

那太監說話的聲調比較高,所以在座的眾人,都尋聲看了過去。那北漠親王見此,一把將那荷包拿了回去,揣進了懷裏。

西涼國的三皇子見此,開口調倪道,“不知是何人送給北漠親王的,也當得北漠堂堂親王如此的在意。”

東陵國的三皇子,卻是反觀皇上的神色,隻見皇上的眼神深邃,一臉的高深莫測之色。

而那北漠親王亦是漫不經心的說道,“哪裏!這不過是本王從北漠出發之前,大王給本王的罷了。”

北漠國親王如此說,旁人倒是沒有開口說話,隻是東陵國三皇子開口說道,“看來王爺和北漠大王的關係真是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