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堅持讓李萌補上她欠他的那頓飯,李萌卻不想單獨麵對他,於是就約了他一起去孤兒院做義工。隻要是能有更多的時間和李萌在一起,肖龍根本就不在乎到底兩個人去做什麼,於是二話沒說欣然赴約。
兩個人的車開到孤兒院的時候前後腳,肖龍的車幾乎是咬著李萌車子的尾巴進的停車場。李萌歎了口氣,她因為自己起得夠早的了,現在才八點多。他一個大老爺們好不容易趕上個周六為什麼就不肯睡個懶覺?
下了車,李萌打開後備箱,從裏麵拎出來她剛從美國訂購的全套兒童讀物,適合父母從孩子兩歲的時候開始讀給孩子聽,一直到孩子十六歲的時候為止。當然這些資料都是英文的。她希望這些孩子能有一些特長,比如外語。他們雖然不如其他人有家人可以依靠,但他們卻幸運地在一個總有美國誌願者的孤兒院長大,既然如此,何不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呢?不僅如此,她還買了全套的迪士尼動畫片,有電視係列片也有電影,也是英語原版的。此外,她訂購的樂高玩具也快要到了。
這段日子,李萌因為經常過來,和這裏的工作人員早就熟悉了起來。她買這些東西也都是和他們商量的結果。缺什麼大家就分攤開來購買。當然,這裏的義工家庭條件不是都很優渥,有時候,在這裏做義工或者領養孩子的美國人的財務狀況遠不如李萌。李萌對此格外感慨和感恩。她記得聖經上曾經有過一個比喻,在猶太會堂裏,耶穌和他的門徒看見大家排隊捐獻,有個財主把錢袋裏麵的錢叮叮當當地倒進了捐獻箱裏,弄出好大的動靜。他捐的錢的確不少,很多人也都稱讚他的敬虔和慷慨。在他身後有個寡婦默默無聞地把兩個大錢投進了捐獻箱。耶穌對他的門徒說,那個財主獻上的是他有餘的,而那個寡婦卻把自己養生的錢都獻上了。你們說在天上誰的賞賜會更大呢?
李萌這樣想是因為在這裏做義工幾年,有領養了一個女孩兒的那對美國夫婦。那對夫婦她還是第一次到孤兒院來的時候認識的。當時,楊輝和劉一帆也在。和那對美國夫婦熟了之後,李萌得知,對方的家庭情況十分普通。丈夫原來在美國做一份還算出名的報紙的編輯,妻子是小學老師。到中國來是為了增長見識。他們剛來的時候夫妻兩個都在d大教書,待遇不錯,學校給他們提供外教樓做宿舍,生活得甚至比在美國時候要好。後來他們到孤兒院做義工,又領養了一個孩子。領養費用前前後後下來高達兩萬美金,他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家人又幫忙填補了一些才湊夠了這筆錢。這對年輕的夫婦並非自己不能生育,隻因為愛上了這個中國女孩兒,就想著無論如何要給她一個家,才這麼不管不顧地做了。
對此,李萌不僅對這對夫婦格外地敬重,還為中國的這種領養製度感到羞愧。感覺上好像利用了外人的良善在賣孩子,因為國人領養並不需要這麼高昂的費用。也許製度的建立者也是為了保護孩子。不是什麼老外都能來中國帶個孩子回去,因為領養後的監管,中方將鞭長莫及。盡管如此,這種製度就曾經成了滋生“合法買賣兒童”的沃土。幾年之前,中國湖南的一家孤兒院就曾被媒體爆料,下鄉去收購孩子,然後高價地讓外國人領養回去,從中牟取暴利。李萌不是製度的建立者,隻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為孩子們的福利盡力。她每個月foster的孩子又多了一個,還將自己所有的投資收益取出一個很高的比例定期定向地為孤兒院的孩子們改善學習生活條件。她還鼓勵她老爸這樣做,老爸在這麼做的同時,對她的私生活不無擔心。女兒和楊輝散了,她的師兄看起來也一去不複返了。現如今李萌一門心思照顧孤兒院的孩子們,為他們建立心理測試和幹預機製。這樣的女兒是如此的優秀,怎麼就沒有好男人看得上呢?可他不敢催李萌,擔心她聽煩了打包去美國。李萌的導師,艾默生教授對她的工作邀約終生有效。
話說肖龍看見李萌一件一件地從後備箱裏往外拿東西,就笑著從自己的後備箱裏拎出來一輛折疊的老年人購物車,展開以後,從李萌的手上直接把那些書啊,裝光盤的盒子拿過去,用最穩固的方式摞在了他的購物車上。李萌仔細看了一眼那輛車,才發現,它不是普通的購物車,而是純鋼製造的小型運輸車,無論是架子還是輪子質量看上去都是一流的,承重效果極佳。李萌問肖龍,“你怎麼會帶著這個?”
肖龍把身子側開,讓李萌看進他的後備箱,李萌是成箱的牛奶,酸奶和瓶裝鮮榨果汁。看起來的確需要一輛購物車才行。李萌吐了吐舌頭,因為她知道肖龍一會兒恐怕還得再跑一趟過來搬東西,這一趟購物車隻能裝李萌帶來的東西。
“要不,咱們先開車把東西都拉過去放下來,再回來停車吧?省得一趟一趟地搬東西,你說呢?”李萌猶豫地問肖龍。
“我還以為你永遠都不會這麼說呢!”肖龍一邊無奈地搖著頭,一邊手下不停地把購物車上的東西都搬進了他的後備箱,然後收起購物車,對李萌抬了下眉毛。李萌合上自己的後備箱,鎖了車,上了肖龍的車。
兩個人很快地把車開到了活動中心。李萌下了車,朝著肖龍擺了下手,說了句,你等著,就一頭先衝了進去。肖龍知道李萌這是去搬救兵了,搖著頭一邊笑,一邊開了後備箱,開始往購物車上摞東西。等李萌帶了兩個人出來的時候,正好趕得及接過他手裏的購物車。幾個人一起一趟就把東西搬完了。李萌覺得過意不去,就和肖龍一起開車回到了停車場,又和他一起走回了活動中心。
在路上,李萌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孤兒院的情況,她沒往深裏說,因為肖龍應該再有兩個月就要回京去了,而孩子們需要穩定性所能帶來的安全感。她希望肖龍能借助他家人的影響關注孤兒這個弱勢群體,至於對方是否能把這種關注用到這個孤兒院的身上,根本就不重要。這裏有他們就夠了。
春已深,夏將至。院子裏花草繁茂,冬天裏看不出來的景致,此刻盡收眼底。兩個人回到活動中心的時候,孩子們正在一樓上英語課。他們輕手輕腳地繞過孩子們上了樓。到了樓上,李萌就停下來對肖龍說,“肖隊,我不知道您擅長什麼。您看看這裏有什麼您能幹的?”
肖龍沒有回答李萌的問題,而是反問她,“那你呢?你今天打算做什麼?”
李萌告訴肖龍,孤兒院新上了一套管理軟件,和外企中使用的管理軟件差不多。裏麵涵蓋了一切財務和實物的流動情況,與美國基金會的管理同步,將孤兒院的透明性推到了更高的一層。這段日子,孤兒院的財務請了婚假,李萌負責客串一段時間的財務。她今天過來主要是得將上周的所有物流信息輸入軟件係統。
“我幫你吧,這樣你能更快地幹完。”
李萌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不用了,一個人幹效率更高。”
肖龍似笑非笑地看著李萌。李萌覺得有些尷尬,好像生怕對方賴上自己的似的,於是解釋了一句,“真的不用,那樣就太浪費人力了。”說到這裏李萌靈機一動,“你如果不怕累的話,一會兒幫小胖卸貨吧。卸完貨,再把他帶到財務室來找我。我得給他結算這一段時間的菜錢。小胖是給這裏提供一切蔬菜水果肉類的供應商。他也是這裏的義工,人很好的。嗯,你應該也不會太累的,他每次過來都帶著司機和他一起搬東西。”
直到這時,肖龍的臉色才好了起來。因為他這才意識到,李萌剛才並不是煩他,而是的確不需要他的幫忙。於是兩個人就此分開。李萌把這一周的賬目理清之後,又將包括今天這次送的貨在內的貨款算好,就等著小胖過來。
有人敲門進來,李萌抬頭一看,卻是肖龍。他額上有汗,風衣不知道丟到了哪裏,穿著的深藍色t恤衫,袖子挽到了肘部,牛仔褲,白球鞋,年輕得就像個在校生。李萌看得一愣,就聽見肖龍跟她說,“小胖有事情交代司機,一會兒就上來。”
李萌點了點頭,一句辛苦你了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每個人在這裏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她先來了幾天就像這裏的主人一樣。在她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之前,肖龍已經上前一步接過了她手上的紙抽盒子,從裏麵抽出麵巾紙擦汗,然後自在地找到了垃圾桶把紙扔了進去。嗯,老大就是老大,比她更像這裏的主人,李萌看著肖龍,無奈地在心裏歎了口氣。
小胖進來了,李萌跟他核對了今天的進貨量和價格,就直接在網上把這個月的貨款轉給了他。然後又讓小胖在賬本上簽了字。這是財務的雙保險,互為備份。忙完之後,小胖就出去了,看小胖的樣子,似乎對肖龍十分地敬畏。李萌不解地問肖龍,“小胖這是怎麼了?你把他怎麼著了?”
肖龍無辜地攤了攤手,“我真的什麼都沒做。小胖是個良民,你說我能把他怎麼樣?”
李萌將信將疑地看著肖龍,在心裏存了個問號。快到中午了,李萌帶著肖龍去食堂吃飯。吃飯時,那對美國夫婦帶著他們的女兒過來跟李萌商量,問她能不能照顧el一下午,他倆想出去約個會。李萌以前也為他們的約會做過臨時的保姆,自然就答應了下來。陪著el看一部動畫片,再玩一會兒遊戲就可以了。李萌打心底裏讚同這對美國夫婦的做法,他們為願意把彼此放在第一位,這樣做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孩子看著相愛的父母長大,她的婚戀觀就會自然而然地成長得十分健康。
肖龍就在旁邊,自然聽見了這段對話。正當李萌鬆口氣,想著可以不用再找借口打發這位大神了的時候,肖龍卻插了進來,直接問那對美國夫婦,是否介意他和李萌一起照看他們的孩子。那個做妻子一向都很敏感,她看見他倆一起進的餐廳,看起來就認識彼此,又注意到說話的男人看李萌的眼神很特別,就心裏有數地連聲答應下來,“jo的朋友自然就是我們的朋友。歡迎你到我們家做客,el就交給你們兩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