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陵崔鹹,年少習慣清靜,家住相州,住在那兒常常修理園林。

這天獨自在書齋中,夜裏雷雨過後,忽然看見一個女子,年齡十六七歲,越牆而入。

拉著崔鹹進入屋內,崔鹹問她從哪裏來,可她最終沒有說話。

崔鹹懷疑她是逃跑的人,就把她深藏起來。

等到快要到天亮的她就死了。(什麼情況?跑自己家裏死來了?)

鹹很恐懼,不敢將屍體扔了。

就走出家門來到街上,占卜那個死去的女人的家在哪裏。

過了一會兒,有六七個奴婢,穿著孝服邊走邊說,象有找人的意思。

互相說著:“死人還能逃跑,何況活人呢!”

崔鹹跟著問她們,她們回答說:“郎君何必問這個!”

崔鹹堅持問她們,就說:“我們家的小娘子,死了已三天,昨夜才裝殮。被雷震(雷醒了?),屍體從棺中出來,不知到哪去了!”

崔鹹問她的容貌穿著是什麼樣子,都很象夜裏跑來的那個人。

就把昨夜的情況全都說了出來,領她們到家裏驗證,果然是那個人的屍體!

衣裳鞋子都是汙泥。

那家的人非常奇怪,回去將要給她入葬,那屍體沉重得不能抬起。

崔鹹就祭酒祈禱,才抬回去了。當時是天寶元年六月。

【原文】博陵崔鹹,少習靜,家於相州,居常葺(qì,釋義;原指用茅草覆蓋房子,後泛指修理房屋)理園林。獨在齋中,夜雷雨後,忽有一女子,年十六七,逾垣而入。擁之入室,問其所從來,而終無言。鹹疑其遁者,乃深藏之。將旦而斃,鹹驚懼,未敢發。乃出於裏內,占其失女家。須臾,有奴婢六七人,喪服行語,若有尋求者。相與語曰:“死尚逸,況生乎?”鹹從而問之,對曰:“郎君何用問?”固問之,乃曰:“吾舍小娘子,亡來三日。昨夜方殮,被雷震,屍起出,忽不知所向。”鹹問其形容衣服,皆是宵遁者,乃具昨夜之狀。引至家驗之,果是其屍,衣裳足履皆泥汙。其家大異之。歸將葬,其屍重不可致,鹹乃奠酒祝語之,乃去,時天寶元年六月。(出《通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