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中少尹李浣,在廣德二年死了。

初七日(頭七,還魂夜),家人擺好齋飯完畢,忽然在門中看見李浣自己騎著一匹馬從門外進來。

仆人等一再行禮,扶李浣下馬,入座在西廊,孩子們哭著拜見他,李浣說:“生死是命,何必悲傷?隻能攪擾死者的心。”

教誨囑咐家事很長時間。

李浣先娶項妃的妹妹,生了四個孩子,項氏死後,又娶河南竇滔的女兒,有美色,特別被李浣寵愛。

竇氏害怕不敢出來,李浣讓人招呼她,迎著她對她說:“生死雖然不一樣,至於恩情,不能替換,何必害怕不出來?我每在地下聽到你的哭聲,就讓我淒然,傷心你也壽命不長,和我相隔不過二年,夫妻情義深重,如今同行,豈不快樂嗎?人生都會有死,不必在乎一、二年在人間的樂趣,你意如何?”

竇氏開始沒有說話。

李浣說:“你若不聽從,也不能等你了,後天讓車馬到這相迎,不要推辭。”

就召喚幾個婢女,對他們四個人說:“你們一向侍奉娘子,也應跟著一塊走。”又拿來妻子的衣服,親自分開,分為幾袋,把它交給四個婢女,說:“後天可拿這東西跟隨娘子來。”

又對幾個孩子說:“我雖然先和你們母親結婚,但在地下不能相見,不能把你們母親和我合葬,可以把竇氏與我合葬,如果背叛了我的話,神通就殺掉了你們。”(這個威脅好像很厲害)說完就出來,仆人們送到門外,看見李浣騎馬跑了,從東轉西不再看到。

後天車馬到了門口,其他的人都沒看見,隻有四個婢女看見車馬,就為竇氏準備,拿著所選的衣服,同家人告別,就各自倒地死了。

【原文】河中少尹李浣,以廣德二年薨。初七日,家人設齋畢,忽於中門見浣獨騎從門而入。奴等再拜,持浣下馬,入座於西廊。諸子拜謁泣,浣雲:“生死是命,何用悲耶?隻攪亡者心耳。”判囑家事久之。浣先娶項妃(明鈔本、陳校本妃作玘。)妹,生子四人。項卒,再娶河東竇滔女,有美色,特為浣所愛。爾竇懼不出,浣使呼之。逆謂之曰:“生死雖殊,至於恩情,所未嚐替,何懼而不出耶?每在地下,聞君哭聲,輒令淒斷。悲卿亦壽命不永,於我相去不出二年。夫妻義重,如今同行,豈不樂乎?人生會當有死,不必一二年在人間為勝。卿意如何?”竇初不言,浣雲:“卿欲不從,亦不及矣。後日,當使車騎至此相迎,幸無辭也。”遂呼諸婢,謂四人曰:“汝等素事娘子,亦宜從行。”複取其妻衣服,手自別之,分為數袋,以付四婢,曰:“後日可持此隨娘子來。”又謂諸子曰:“吾雖先婚汝母,然在地下殊不相見,不宜以汝母與吾合葬,可以竇氏同穴。若違吾言,神道是殛。”言畢便出。奴等送至門外,見浣駛騎走,而從東轉西不複見。後日車騎至門,他人不之見,唯四婢者見之。便裝束竇,取所選衣服,與家人訣,遂各倒地死亡。(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