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陽人商順,娶了吳郡張昶(chǎng)的女兒。
張昶是京兆少尹,死後葬在滻水之東,離他家十裏。
商順因選官而赴長安,時間長了,張氏讓仆人進城迎接商郎。
商順在傍晚和仆人一起回來。仆人偷偷喝酒醉的厲害,和商順失散了。
不知不覺城門已經關閉,商順不知道往什麼地方走,就獨自前行。
天漸漸黑了,雨雪交加,並且所騎驢行動非常遲緩,又迷了路不知去哪兒,隻是任驢走著。
大約走了十幾裏,看不到村莊。
輾轉走到深草之處,苦寒更加劇烈。一會兒,到了一個山澗,看見澗南有燈火。商順非常高興,走到那裏,有幾間茅草屋。
敲門幾百下才有人答應。
商順說:“我是遠道來的客人,迷了路,非常冷,想暫時借住一宿。”
回答說:“夜深了,雨雪這麼大,誰知你是什麼人?而且居處狹小簡陋,不能借宿。”拒絕商順,商順就問張尹莊離這多遠。
對方說:“在靠近西南方四、五裏。”
商順以為路近可以趕到,就出了山澗,往西南方走了十幾裏,也沒到莊子。
雨雪轉大,商順自認為必死無疑,既然不能這樣,走又能到什麼地方呢?就把驢拴在桑樹下,倚樹而坐。
一會兒看見一個東西,形狀象燈籠,光照幾丈遠,直接走到商順麵前一尺多遠的地方停住了。
商順最初非常害怕,過了一會兒才問:“莫非是張公神靈來引導我嗎?”
就上前拜謝說:“若是丈人,請指示回家的路。”
見燈光下有條小道,商順就騎驢跟隨。
稍稍靠近,燈光就移開,總在他前麵一尺多遠。
走了六、七裏,看見有人拿著燈光來迎接,燈光就滅了。
等燈光到了一看,是張家看墳的仆人。
商順問他怎麼知道自己來?仆人說:“剛才聽見張公大聲召呼我,說商郎從東邊來、快去迎接,如此二三次,這樣就知道了。”
商順就住在仆人的草房中,第二天早晨才離開。
【原文】丹陽商順,娶吳郡張昶女。昶為京兆少尹,卒葬滻水東,去其別業十裏。順選集在長安,久之,張氏使奴入城迎商郎。順日暮與俱往,奴盜飲極醉,與順相失。不覺其城門已閉,無如之何,乃獨前行。天漸昏黑,雨雪交下,且所(“且所”原作“郎來”,據明抄本改)驢甚蹇,迷路不知所之,但信驢所詣。計行十數裏,而不得見村墅,轉入深草,苦寒甚戰。少頃,至一澗,澗南望見燈火。順甚喜,行至,乃紫籬茅屋數間,扣門數百下方應,順問曰:“遠客迷路,苦寒,暫欲寄宿。”應曰:“夜暗,雨雪如此,知君是何人。且所居狹陋,不堪止宿。”固拒之,商郎乃問張尹莊去此幾許,曰:“近西南四五裏,順以路近可到。”乃出澗,西南行十餘裏,不至莊。雨雪轉甚,順自審必死,既不可,行欲何之,乃係驢於桑下,倚樹而坐。須臾,見一物,狀若燭籠,光照數丈,直詣順前,尺餘而止。順初甚懼,尋而問曰:“得非張公神靈引導餘乎?”乃前拜曰:“若是丈人,當示歸路。”視光中有小道,順乃乘驢隨之,稍近火移,恒在前尺餘。行六七裏,望見持火來迎,籠光遂滅。及火至,乃張氏守塋奴也。順問何以知己來,奴雲:“適聞郎君大呼某,言商郎從東來,急往迎。如此再三,是以知之。”遂宿奴廬中,明旦方去。(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