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叫梁璟(jǐng)的,開成年中,從長沙出發去參加選拔孝廉的考試。途中停留在商山。住宿在館亭中。當時正好是八月十五晚上,雨過天晴,空氣清新、明月高懸。梁璟躺下而沒有睡著。
到半夜,忽然看見三個男子,衣帽裝束都很古老,全都穿著綠色衣服,珠光寶氣的,漫步向這邊走來。
到了庭院裏,一邊吟誦,一邊觀賞,後麵跟著許多人。梁璟雖然知道他們是鬼,但是他曆來有膽量,於是走下台階向那三個人拱手見禮。那三個人也沒有一點畏懼的神色,他們自稱是蕭三郎,王步兵、諸葛長史。隨即就命設筵在院子裏,各自坐下。
那三個人對梁璟說:“沒料到今晚良霄佳節能跟您在這裏相見,於是召呼童仆說:“玉山拿酒來!”酒拿來後,就環繞座席依次斟酒。
一會兒,王步兵說:“當著這樣大好的風光歲月,又有佳賓在座,不能沒有詩啊,應該命題聯句來歌詠中秋之月。”王步兵首先誦道:“秋月圓如鏡。”
蕭三郎吟道:“秋風利似刀。”
梁璟吟誦道:“秋雲輕比絮。”
最後輪到諸葛長史,諸葛沉默了許久,另外二人催促他說:“不要以笨拙和速度快慢為借口。”
長史沉吟不語,又過了一頓飯時間,才吟出“秋草細同毛。”
蕭三郎和王部兵聽了都大笑說:“拙是拙了些,為什麼這樣慢呢?”
長史說:“這是蕭中郎的過錯,我是為了避開生僻的音韻,才限製了我的速度。”不一會兒,中郎又說:“良辰聚會不能沒有酒來助興。”
就讓玉山召惠娘來。玉山去了,一會兒,有一個美人,穿著很鮮豔的衣服,從門裏出來,笑吟吟地與席間各位拜會,諸葛長史開玩笑地對女郎說:“我自去接受中郎征召罷了,與你有什麼關係?”
美人說:“你怎麼知道我不是為了別人而來?”
王步兵說:“最聰明的辦法莫過於唱一支曲子,勸長史進酒了。”
惠娘起身說:“願唱鳳樓一曲。”於是就開始唱。淡淡地傾吐哀怨,慕豔之情。梁璟聽了之後頓時忘了疲倦。
很久,唱完了。中郎又唱,唱完之後說:“山色天光漸亮,願再聯綴一篇,以便盡享歡樂啊!”
訓吟誦道:“山樹高高影。”
王步兵接著吟道:“山花寂寂香。”
吟完指著長史說:“方才是為了回避冷僻的音韻,確實是中郎錯怪了你。現在該接續往下聯句。以便讓大家見識你敏捷的才能。”
長史應和吟道:“山天遙曆曆。”
滿座的人都大笑。說:“吟得慢的,不如吟得快的,而且又拙笨。原來是這樣的敏捷之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