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太初二年,西域的大
(月氏)(讀支)國進貢了一隻雙頭雞。
這雞四隻腳一隻尾巴,打鳴時兩隻頭都叫。
武帝把它放在甘泉館裏,心想如果有其它的母雞和它交配,雙頭雞不就會越來越多了嗎。然而雙頭雞卻從此不再打鳴,武帝認為不吉利,命人送回西域。
到了嘉峪關,那雙頭雞突然回頭望著漢家的宮殿哀叫起來,象人言道,“三七末,雞不鳴,犬不吠,宮中荊棘亂相移,當有九虎爭為帝。”
後來果然有號稱九虎將軍的王莽篡位。
從那以後,戰亂不斷發生,宮庭中荒涼得生出了野草荊棘,老百姓逃荒失所,家中雞犬皆無。那雙頭雞沒到(月支)就飛走了。聽聲音像是天上的仙鳥鶤雞,一直飛上了雲端不見了。
【原文】漢太初二年,大月氏貢雙頭雞,四足一尾,鳴則俱鳴。武帝致於甘泉館,更有餘雞媲之,得種類也。而不能鳴,非吉祥也,帝乃送還西域。至西關,雞返顧,望漢宮而哀鳴,言曰:“三七末,雞不鳴,犬不吠。宮中荊棘亂相移,當有九虎爭為帝。”至王莽篡位,將軍九虎之號。其後喪亂弘多,宮掖中並生蒿棘,家無雞犬。此雞未至月支,乃飛,而聲似鶤雞,翱翔雲裏。(出《拾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