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法雲寺有個和尚叫瑉楚,曾和中山縣的商人章某是好友。
後來章某死了,瑉楚為他設齋念經超度亡靈。幾個月後,瑉楚突然在街上遇見了章某。
當時瑉楚還沒吃飯,章某就請他進了飯館,買了幾個燒餅。
兩個人吃飯時,瑉楚就問道:“你已經死了,怎麼能出現在這裏呢?”
章某說:“是的。我因為生前的一點不大的罪而受到陰府懲罰,發配我到揚州當掠剩鬼。”
瑉楚問他什麼叫“掠剩”?
鬼說:“凡是官員商販,他們的利潤都有一定的數目,超過了這個數目就是不該得的,就叫‘剩餘’,我就可把這些剩餘的錢物掠為己有。現在派在人間和我一樣的很多。”說著就指著路上的一些男女說某人某人都是掠剩鬼。不一會兒,有一個和尚走過他們麵前,章某指著和尚說:“他也是個掠剩鬼。”
說著就把和尚叫到跟前談了半天,那和尚也沒看見楚瑉。
不一會兒,他們一塊往南走,遇見一個賣花女人,章某說:“這賣花女也是鬼,她賣的花也是鬼用的。”說著就掏錢買了一束花給瑉楚說:“凡是看見這花就笑的,都是鬼。”說完告辭而去。
那束花紅豔芳香,拿著很重,瑉楚掐著花昏昏沉沉地往回走,一路上還真有些看見花就笑的。
到了寺廟北門,心想我和鬼在一起遊了半天,手裏又拿著鬼花,這怎麼行,就把花扔道了水溝裏,花落水濺起了聲音。
回來後,廟裏人們都覺得他臉色很不正常,以為是中了邪,都搶著送來湯藥來救他。過了很久,瑉楚劇恢複了常態,說了他遇見鬼的經過,大家就到水溝裏去找那束花,撈上來一看,竟是一隻死人的手。
後來瑉楚倒很平安,沒有出什麼事。
【原文】廣陵法雲寺僧瑉楚,常與中山賈人章某者親熟。章死,瑉楚為設齋誦經。數月,忽遇章於市中,楚未食,章即延入食店,為置胡餅。既食,楚問:“君已死,那得在此?”章曰:“然,吾以小罪而未得解免,今配為揚州掠剩鬼。”複問何為掠剩,曰:“凡吏人賈販,利息皆有數常,過數得之,即為餘剩,吾得掠而有之。今人間如吾輩甚多。”因指路人男女曰,某人某人,皆是也。頃之。有一僧過於前,又曰:“此僧亦是也。”因召至,與語良久,僧亦不見楚也。頃之,相與南行,遇一婦人賣花,章曰:“此婦人亦鬼,所賣花,亦鬼用之,人間無所見也。”章則出數錢買之,以贈楚曰:“凡見此花而笑者,皆鬼也。”即告辭而去。其花紅芳可愛而甚重,楚亦昏然而歸,路人見花,頗有笑者。至寺北門,自念吾與鬼同遊,複持鬼花,亦不可,即擲花溝中,濺水有聲。既歸,同院人覺其色甚異,以為中惡,競持湯藥以救之。良久乃複,具言其故。因相與覆視其花,乃一死人手也,楚亦無恙。(出《稽神錄》)